[发明专利]一种奶瓶吸管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36962.0 | 申请日: | 2010-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62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 发明(设计)人: | 杨景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景峰 |
| 主分类号: | A47G21/18 | 分类号: | A47G21/18;A61J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广州市广汕二***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奶瓶 吸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奶瓶吸管。
背景技术 现有的奶瓶吸管,奶嘴圈的口径没有一个统一的尺寸标准,不同厂家的奶瓶吸管只能与自己所生产的奶嘴相配合,缺乏了通用性,给消费者使用带来很多不便,特别是网上购买的奶瓶,在当地找不到相配合的奶嘴或者吸管。另外现有技术条件下的奶瓶奶嘴,绝大多数奶瓶的进气阀都设在奶嘴上面,奶嘴的材质一般采用硅橡胶或者乳胶,这种结构的阀门,没有阀芯,只是在阀体上割了一条缝隙,形成左右两个阀瓣,通过缝隙的张开或者闭合来工作的。奶嘴在反复高温消毒的情况下,硅橡胶或者乳胶就会老化变硬,奶嘴阀瓣张开了关不上,就会漏水,关上了打不开,空气无法进入奶瓶,导致奶瓶内出现负压,小孩吸奶非常费力,并且会吞下很多空气,导致婴儿肚子胀,胃肠不适,甚至引起中耳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可靠、开关自如、耐老化、可有效防止漏水,避免婴儿肚子胀气,并且能与绝大多数厂商生产的奶嘴,相配合的一种奶瓶吸管。
一种奶瓶吸管,包括奶嘴圈(1)、进气槽(2)、奶瓶圈(3)、进气孔(4)、密封片(5)、硅橡胶软管(6)、小圆球(7),其特征是:该奶瓶吸管带有奶嘴圈(1)和密封片(5),并且奶嘴圈(1)可以灵活拆卸,更换不同直径的奶嘴圈(1),密封片(5)能够上下运动,密封片(5)安装在奶瓶圈(3)的底面上,紧贴着进气孔(4)。
通过在奶瓶圈的凹陷腔体里,安装不同直径的,可拆卸的奶嘴圈,就可实现与其他不同直径的奶嘴相配合的目的。另外在奶瓶圈的底面上设置一个密封片,密封片受到容器内的水压或者大气压力作用时,密封片就会向下或者向上运动,达到关闭或者打开进气孔的目的,这种结构的奶瓶吸管,进气孔打开或者关闭,都非常自如,不会发生阀门漏水或者阀门打不开的情况,配这种吸管的奶嘴不再设置进气阀,配这种吸管的硅橡胶奶瓶,完全可避免瓶身吸扁的困惑,这种吸管可广泛应用到奶瓶、吸管杯、训练杯、学饮杯、魔术杯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元件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两种技术方案,即整体密封式或者局部密封式。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包括奶嘴圈(1)、进气槽(2)、奶瓶圈(3)、进气孔(4)、密封片(5)、硅橡胶软管(6)、小圆球(7)。
整体密封式。奶瓶圈(3)的凹陷腔体中心,设有一个可拆卸的奶嘴圈(1),在奶瓶圈(3)的中心轴线上,朝上朝下各设有一个同心的中空圆管,朝上的中空圆管上设有螺纹,奶嘴圈(1)与奶瓶圈(3)是通过这个中空圆管上的螺纹连接在一起。奶瓶圈(3)的底面上设有四个进气孔(4),进气孔(4)的下面紧贴着密封片(5)。密封片(5)的中心位置开有一个小圆孔,奶瓶圈(3)底面上朝下的中空圆管,穿过这个小圆孔,插入硅橡胶软管(6)中,将整个元件连接为一体。硅橡胶软管(6)的另一端与小圆球(7)相连,小圆球(7)的中心是一个贯通的圆孔。整个吸管沿着中心轴线,从奶嘴圈(1)到小圆球(7),是一个畅通的小管道。奶嘴圈(1)的直径小于奶瓶圈(3)的直径。密封片(5)的直径与奶瓶圈(3)的直径相当,材料是无毒弹性体。进气孔(4)的直径不易太大,必须保证进密封片(5)完全能够遮盖所有进气孔(4)。进气孔(4)与密封片(5)的形状一般不受限制。
局部密封式与整体密封式构造相似,唯一不同的是,整体密封式,其进密封片(5)是一个整体,局部密封式,其进气孔(4)上的密封片(5)是独立的,由多个小密封片组成,且密封片(5)与奶瓶圈(3)不同心。
整体密封式和局部密封式,奶嘴圈(1)、奶瓶圈(3)、小圆球(7)的材料是陶瓷或者无毒聚丙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景峰,未经杨景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69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