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包装物品的膜卷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34965.0 | 申请日: | 2010-1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2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 发明(设计)人: | 曾水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琨诘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H18/28 | 分类号: | B65H18/28;B65H75/2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53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包装 物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包装结构,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应用于包装物品上的膜卷。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一种包装结构为膜卷,而现有的膜卷其包括一条状膜体以及一轴管,其中,轴管的主要用途可分为两部分,其中之一是应用于条状膜体3在进行卷绕制程时,轴管可扮演卷绕的中心轴,使条状膜体可沿着轴管2轴心的方向向外卷绕成膜卷,而当卷绕制程完成后,轴管更可用以支撑以卷绕成膜卷的条状膜体。然而,就膜卷的应用层面来说,虽然其系主要应用于包装物品,但根据上述可知,膜卷中的轴管却未直接与包装相关,且一旦条状膜体耗尽后,轴管便失去了功用而变成废弃物,因此,轴管虽然可应用在条状膜体的卷绕制程并作为条状膜体的支撑件,不过在实际的应用上,使用越多的膜卷后,则会因为大量的废弃轴管而造成环境的负担。
同时,因为用作轴管的材料多半是纸材、塑料材或金属材,因此废弃的轴管不但产生出大量的废弃物,更浪费了许多原材料。而对于现有的膜卷而言,其中的轴管不只是造成环境的污染,同时也增加了膜卷的制作成本,因此,现有的膜卷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包装物品的膜卷,其可重复利用轴管以降低因为废弃轴管所造成的环境负担与成本负担,使得膜卷能够更符合绿色产业发展的方向。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应用于包装物品的膜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条状膜体和一与条状膜体配合且截面为圆形的充气轴管,所述充气轴管与条状膜体为独立构件,所述条状膜体通过无张力卷绕制程直接卷绕构成所述的膜卷,所述膜卷为空心的柱体,所述膜卷的空心截面为圆形,其与充气轴管相适配,所述该膜卷的内表面为条状膜体的表面的一部分并直接与外界接触,在所述充气轴管上至少还设置有一个支撑部,所述膜卷的内表面与支撑部对应地形成至少一个印痕,所述条状膜体的厚度为8~10微米。
前述的一种应用于包装物品的膜卷,其中,所述条状膜体为预拉伸膜。
前述的一种应用于包装物品的膜卷,其中,所述充气轴管采用的橡胶材料制作而成。
本发明是由无张力卷绕制程以卷取条状膜体而构成一膜卷,且在卷取时,将充气轴管进行充气以作为卷绕的轴管,但并未与充气轴管连结,并在卷取完毕后,再将充气轴管进行泄气以把卷绕好的膜卷取出,使完成卷绕的膜卷仅保留条状膜体而无轴管。并且,膜卷在实际的操作下,仍可选取适当的轴管以搭配应用,使得包装的作动变得更便利。与现有技术相比,因发明的膜卷仅包含卷绕后的条状膜体而无轴管,故可以重复利用轴管以降低因为废弃轴管所造成的环境负担与成本负担,使得膜卷能够更符合绿色产业发展的方向。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搭配一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条状膜体由无张力卷绕制程以形成膜卷的一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膜卷包括一条状膜体11和一与条状膜体11配合且截面为圆形的充气轴管20;该条状膜体11通过无张力卷绕制程直接卷绕构成膜卷10,该膜卷10为空心的圆柱体,其空心截面为圆形,与充气轴管20相适配,有利于条状膜体11卷绕以及便于充气轴管20从膜卷10中取出。本发明在进行卷绕制程时,采用无张力卷绕的方式以避免过度拉伸条状膜体11而造成卷绕后的收缩;最后,完成卷绕后先将充气轴管20进行泄气,并在充气轴管20泄气完成后自充气轴管20上取下卷绕好的条状膜体11。
本实施例中,膜卷10的内表面为条状膜体11的表面的一部分并直接与外界接触。换言之,膜卷10的空心区域并未连结任何轴管,该充气轴管20与条状膜体11为独立构件,充气轴管20作为条状膜体11辅助配件,当条状膜体11卷绕完成后将其泄气从膜卷10中取出。其详细制作流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琨诘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未经琨诘电子(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49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混合动力能量转换单元的控制油源系统
- 下一篇:旋风式风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