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粘扣带用毛面的制造方法,制造设备及粘扣带用毛面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34891.0 | 申请日: | 201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54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郑诚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百和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11/04 | 分类号: | D04H11/04;B32B37/06;A44B18/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施浩 |
地址: | 中国台湾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粘扣带用毛面 制造 方法 设备 | ||
1.一种制造粘扣带用毛面的设备,该设备的特征在于包含:
毛圈成型装置,其包括一具有圆周表面的可转动的公模滚筒及一可转动的母模滚筒其具有圆周表面且被设置成与公模滚筒的圆周表面可转动地接触,其中在公模滚筒的圆周表面上形成有多条纵长向凸肋及在母模滚筒的圆周表面上相对应地形成有多个纵长向凹槽,使得在公模滚筒与母模滚筒接触时,凸肋可被容纳于凹槽内;
送纱装置,其被设置在该母模滚筒的转动方向的上游侧,用来将多条纱线以预定的排列方式输送至该公模滚筒与该母模滚筒之间,使得纱线在通过公模滚筒与该母模滚筒之间时被公模滚筒的凸肋压入母模滚筒上相对应的凹槽内,使得纱线产生塑性变形而具有毛圈形状;
毛圈固定装置,其被设置在该母模滚筒的转动方向的下游侧且被设置成与该母模滚筒的圆周表面之间形成一间隙,其中该毛圈固定装置可提供足以让纱线熔融的能量;及
底材给送装置,其被设置来将底材连续地输送通过该形成在该母模滚筒的圆周表面与该毛圈固定装置之间的间隙,其中当底材通过该间隙时,在该母模滚筒的圆周表面上被塑性变形的纱线的一部分被毛圈固定装置提供的能量熔融而与底材相结合,藉以将被塑性变形的纱线固定至底材上,以形成粘扣带用毛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粘扣带用毛面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毛圈固定装置包含热压滚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粘扣带用毛面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毛圈固定装置包含超音波压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粘扣带用毛面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底材包含不织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粘扣带用毛面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进一步包含卷出装置,其被设置来将粘扣带用毛面拉出介于该母模滚筒的圆周表面与该毛圈固定装置之间的间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粘扣带用毛面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公模滚筒的圆周表面被加热至可让纱线软化塑性变形的温度。
7.一种制造粘扣带用毛面的方法,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包含:
以预定的排列方式连续地提供多条纱线;
将纱线塑性变形为具有所想要的毛圈形状;
连续地提供底材;及
把被塑性变形为具有毛圈形状的纱线以熔融结合的方式直接固定至该底材上,以形成粘扣带用毛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造粘扣带用毛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介于将纱线塑性变形为具有所想要的毛圈形状的步骤包含使用一对毛圈成型滚筒来将纱线塑性变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造粘扣带用毛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对毛圈成型滚筒包括一具有圆周表面的可转动的公模滚筒及一可转动的母模滚筒其具有圆周表面且被设置成与公模滚筒的圆周表面可转动地接触,其中在公模滚筒的圆周表面上形成有多条纵长向凸肋及在母模滚筒的圆周表面上相对应地形成有多个纵长向凹槽,使得在公模滚筒与母模滚筒接触时,凸肋可被容纳于凹槽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造粘扣带用毛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提供多条纱线的步骤包含将纱线提供至该对毛圈成型滚筒之间,使得纱线在通过公模滚筒与该母模滚筒之间时被公模滚筒的凸肋压入母模滚筒上相对应的凹槽内,使得纱线产生塑性变形而具有毛圈形状。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造粘扣带用毛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把纱线固定至底材上的步骤包含使用热压滚轮或超音波压轮来实施此步骤。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造粘扣带用毛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底材包含不织布。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造粘扣带用毛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公模滚筒的圆周表面被加热至可让纱线软化塑性变形的温度。
14.一种用权利要求7-13中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制造的粘扣带用毛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百和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百和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489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