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瓜类授粉隔离避雨套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34791.8 | 申请日: | 201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7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光;吴宇芬;赵依杰;陈阳;陈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翁素华 |
地址: | 350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授粉 隔离 避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实用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瓜类授粉隔离避雨套。
【背景技术】
人工辅助授粉普遍应用于瓜类杂交制种、无子西瓜生产中,但授粉时受天气影响较大,雨天授粉需要辅助工具避免雌花柱头淋湿造成授粉失败,小面积研究上通常采用硫酸纸制成信封式的隔离避雨袋套在雌花上,起隔离和避雨作用,以提高授粉效果,但纸袋隔离、避雨效果差,套袋后还需用别针或回形针固定,以防纸袋被风刮丢,操作效率低,且需大量的人力投入,因此大面积生产上还无法使用。而且采用硫酸纸制成信封式的隔离避雨袋最多只能重复使用1次,较浪费;另外,硫酸纸的颜色单一,且混在瓜蔓中,不突出,不易被发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瓜类授粉隔离避雨套,隔离、避雨效果好,无需专门固定,操作简单易行,效率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瓜类授粉隔离避雨套,包括一塑料制成的管状主体,该管状主体的大小与瓜类花朵大小对应,且管状主体的下端为开口端,上端为封闭端,且封闭端还设有通气孔。
所述封闭端内缩成一截断的锥状体,所述通气孔设于锥状体顶部的正中央,锥状体可减少与雨水正面接触的概率,并利于设置通气孔。
所述管状主体为人体手指形大小,以与西瓜的花朵大小相对应。如设置为:管状主体全长为5厘米,直径为1.8厘米,锥状体高1厘米、顶部直径为1.2厘米,所述通气孔的直径为0.1厘米。
所述避雨套为红色或橙色塑料所制,红或橙色混在绿色的瓜蔓中,很突显,较容易识别辨认,利于收集等下一步作业。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隔离避雨套可通过开口端可直接套在雌花或雄花上,隔离避雨效果好,因其大小与瓜类花朵大小对应,套上后较牢固,无须专门固定,操作简单易行,效率高,可节约大量人力,适合大面积种植的用户使用;另外,其是采用红或橙色塑料制成指形的隔离避雨套混在绿色的瓜蔓中,很突显,较容易识别辨认,利于收集等下一步作业。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瓜类授粉隔离避雨套的一实施例,包括一塑料制成的管状主体1,该管状主体1的大小与瓜类花朵大小对应,且管状主体的下端为开口端11,上端为封闭端12,且封闭端12还设有通气孔13。
其中,所述封闭端12内缩成一截断的锥状体,所述通气孔13设于锥状体顶部的正中央,锥状体可减少与雨水正面接触的概率,并利于设置通气孔。
所述管状主体1为人体手指形大小,以与西瓜的花朵大小相对应。如可设置为:管状主体1全长为5厘米,直径为1.8厘米,锥状体高1厘米、顶部直径为1.2厘米,所述通气孔13的直径为0.1厘米。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其可以根据瓜类花朵大小作相应的变动,以适应各种瓜类花朵的授粉。
所述避雨套为红色或橙色塑料所制,红或橙色混在绿色的瓜蔓中,很突显,较容易识别辨认,利于收集等下一步作业。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隔离避雨套可通过开口端可直接套在雌花或雄花上,隔离避雨效果好,因其大小与瓜类花朵大小对应,套上后较牢固,无须专门固定,操作简单易行,效率高,可节约大量人力,适合大面积种植的用户使用;另外,其是采用红或橙色塑料制成指形的隔离避雨套混在绿色的瓜蔓中,很突显,较容易识别辨认,利于收集等下一步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未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47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