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P2P网络中基于兴趣社区的覆盖网络搜索架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34268.5 | 申请日: | 2010-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691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冯钢;薛飞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2p 网络 基于 兴趣 社区 覆盖 搜索 架构 | ||
1.一种用于在对等网络(P2P)中,基于兴趣组建虚拟社区,形成新的覆盖网络搜索架构的方法,其特点在于,在对等网络(P2P)中,以结点所拥有的资源和表现出来的兴趣,将结点以社区的形式组织起来,那些有着多个兴趣资源,而且在异构性表现突出的结点将成为兴趣社区的交叠点,称为跨社区结点CN,最终形成一个新的P2P覆盖网络搜索架构。社区组建的方法可以是Gossip自组织交互,也可以是通过中间服务器来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整个架构将是一个平坦的结构,而跨社区结点将作为服务提供者结点。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跨社区结点的选择,将综合考虑到结点的兴趣其所拥着的资源、愿意分享的带宽和处理能力等因素。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社区依兴趣而组建,那么社区内对于相似资源的查询将变得简单容易(因为社区内结点一跳可达);而跨社区资源的查询,将通过CN结点,以模拟“六度分离”的中继方式,进行遍历。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于架构的兼有无结构和结构化P2P架构的特性,所以,查询算法上可以很好的应用以往无结构的查询算法,同时考虑到架构的特殊性(即环环相扣),采用一些消息冗余的抑制机制来减少消息的冗余带来的网络负载。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于兴趣的提出,而且架构的相对松散性,对于模糊查找也能很好的支持。因为查询的过程,本身就可以是匹配查询关键字和兴趣主题的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426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移动电话的能听会说的万能红外遥控装置
- 下一篇:功放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