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携式无线微型打印机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33131.8 | 申请日: | 2010-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52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 发明(设计)人: | 莫皓然;薛达伟;奚国元;张英伦;董雅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1J2/01 | 分类号: | B41J2/01;B41J2/165;B41J3/44;G08C17/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喻学兵 |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携式 无线 微型打印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无线微型打印机,尤指一种可携式无线微型打印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大幅进步,现今办公室中所有的事务工作几乎都与事务机息息相关,例如:影印机及打印机等,事务机由于具有操作容易且可打印于多种喷墨媒体等优点,广受消费大众欢迎,因此事务机可说是办公室不可或缺的信息设备,通常,一般事务机的运作方式为接收到指令启动之后,利用导纸机构将纸张依序送入事务机内部的一预定位置,待进行完影印、传真或是扫描等工作后,送纸机构会将已处理完毕的纸张传送至事务机出纸处的堆纸槽上。
随着行动通讯的发展,很多工作都可随时随地于可携式的行动通讯装置,例如:手机或笔记型电脑,上进行处理;或是相机、电子书或其他图像储存装置,需要随时随地的打印。然而,目前市面上的一般事务机,无论是家用或商务用其体积通常很大,且运作时必须连接市电电源,以及一般事务机又须与电脑系统之间借由传输线来传送工作指令以及打印资料信号等,并无法随身携带使用,而造成行动通讯装置的使用者如果要进行影印、传真或是扫描等工作时都必须要回到办公室并借由传输线连接至电脑才能进行,因此,目前的有线且体积庞大的事务机在使用上相当不便,且无法符合需求。
再者,已知事务机的打印技术所使用的喷墨芯片的长度通常小于1英时,需要以多刷行进的方式来完成打印,因此,一般为了增加打印速度,通常会从软件及硬件方面着手,但以改进软件或驱动喷头电路的方式效果非常有限,若能配合加快卡匣座打印速度、例如打印芯片增加喷孔数或加长芯片长度以增加单位时间的单刷打印幅度(swath)等,将可大幅提升打印速度,而以加长单刷打印幅度来说,虽然可于同一时间内打印较长的幅宽范围,但因喷墨头长宽比变大许多,所以芯片制造的空间良率相对降低,成本因而大幅增加,不是最佳解决方式。
因此,如何发展一种可改善上述已知技术缺失的可携式无线微型打印机,实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携式无线微型打印机,以解决传统事务机具有体积大,且运作时必须连接市电电源,以及事务机与电脑系统之间必须借由传输线来传送工作指令以及打印资料等缺点。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较广义实施态样为提供一种可携式无线微型打印机,其以无线传输方式与一电子装置进行通讯,至少包含:一机壳本体,其具有一长度较长的第一外缘与长度较短的第二外缘,该第一外缘与第二外缘的长度比为3∶1~6∶1;一介质传送装置,用以传送一介质,将该介质分页成单页并导送入该机壳本体内部的一预定位置,同时移动以进行扫描、影印、传真或是打印作业,待作业完成后导出该机壳本体外;一扫描装置,用以扫描该介质以取得关于该介质的影像资料,并以无线传送方式传送至该电子装置;一喷印墨头模块,嵌设于该机壳本体内,具有多个喷墨头,以连接构成页宽打印方式进行打印,以及具有一内部储存墨水的承载体,该多个喷墨头分多排上下错位并列设置于该承载体上;一控制装置,以控制该介质传送装置、该扫描装置、该喷印墨头模块驱动、驱动指令或执行命令运作,并具有一无线传输模块与该电子装置以无线信号做沟通连接;一维护装置,包括设置于该机壳本体内部的一可拆式清洁刮板及一可拆式封盖件;以及一电源模块,具有一可插接电源或储存电能的电池模块,以提供整个装置运作时所需要的电源。
附图说明
图1A,其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可携式无线微型打印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B:其为图1A的剖面示意图。
图1C:其为图1B所示的打印喷头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A:其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单色喷印墨头模块的仰视图。
图2B:其为图2A的A部分的放大图。
图3A:其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多色喷印墨头模块的仰视图。
图3B:其为图3A的B部分的放大图。
图3C:其为图3B的C部分的放大图。
图4A:其为图3A所示的多色喷印墨头模块的供墨流道的配置示意图。
图4B:其为图4A的D部分的放大图。
图5A:其为图3A所示的多色喷印墨头模块的供墨流道的另一配置示意图。
图5B:其为图5A的E部分的放大图。
图6A:其为图2A的单色喷印墨头模块结合图3A的多色喷印墨头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B:其为图6A的F部分放大图。
图7:其为多个多色喷印墨头模块相互搭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8A:其为自喷印墨头模块的喷墨芯片拉引线出来的局部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31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