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缆连接器组件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33124.8 | 申请日: | 2010-1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685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 发明(设计)人: | 柯作锦;李长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66 | 分类号: | H01R13/66;H01R13/70;H01R13/717;H01R2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线缆 连接器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可传输电源与信号的线缆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 200820303305.X公开了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第一线缆连接器、安装于第一线缆连接器内部的电路板、包围于电路板外的遮蔽壳体及位于遮蔽壳体外的绝缘壳体,所述电路板末端连接有穿出遮蔽壳体的两根线缆,两根线缆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符合Displayport标准的第二线缆连接器和符合USB标准的第三线缆连接器。该线缆连接器组件可满足两种不同的传输模式,扩展了其应用领域。然而,第二线缆连接器与第三连接器上无开关装置,不能实现对传输的主动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开关装置且方便使用的线缆连接器组件。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至少一个连接器、外壳以及连接至连接器的线缆,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还包括置于外壳内的开关装置,开关装置包括按钮及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电路板、安装在电路板上的开关元件及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位于按钮的下方且其发出的光线可以从按钮内透射出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线缆连接器设有实现电路控制的开关装置,且开关装置的按钮具有导光功能,减少了线缆连接器组件中的零部件,方便线缆连接器的制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组合图,且防尘盖未安装到连接器上。
图2是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组合图,且防尘盖安装到连接器上。
图3是图1的分解图。
图4是图3另一角度的视图。
图5是图3的部分组合图。
图6是图2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7是图3中第一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8是图3中第一连接器的沿B-B方向剖视示意图。
图9是图3中第二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10是图9另一角度的视图。
图11是图3中开关装置的分解图。
图12是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的配对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组合图。
图13是图12的分解图。
图14是图12中第二配对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15是线缆连接器组件的主视图。
图16是配对连接器的主视图。
图17是线缆连接器组件与配对连接器组件对接前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11及图15,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100包括第一连接器1、第二连接器2、外壳3、线缆4、开关装置5以及防尘盖6。第一连接器1与第二连接器2并排布置,并组装到外壳3上。
第一连接器1是电源连接器,本实施例中,其是用于传输直流电源的连接器(DC Plug)。第一连接器1包括大致成圆柱状的主体部111,主体部111的前部具有圆形的对接端口112,主体部111的后部具有正六边形的凸缘114。当然,对接端口112可以是正方形,椭圆形等其他形状;凸缘114的形状也可以是圆形,四边形等其他各种形状。第一连接器1的主体部111内包括一对用于传输正、负电的导电端子1101、1103以及至于导电端子1101、1103之间的绝缘层1102。
第一连接器1还包括与主体部111组装在一起的安装件12,且安装件12的后缘抵靠于突缘112。安装件12包括圆形环体121,由环体121围成的内腔124,内腔124的形状与主体部111的形状大致相同,且内腔124的尺寸大于主体部111的尺寸而小于凸缘114的尺寸,从而方便主体部111在内腔124中沿径向浮动,而不能沿轴向脱离安装件12。环体121的前、后缘上设有两对卡持片122,两对卡持片122对称分布于环体121的两侧,位于同侧的卡持片122沿前后方向布置。此外,环体121的中部设有若干弹片123,弹片123沿环体121均匀分布,且这些弹片123突伸进内腔124中并抵靠在主体部111上。本实施例中,环体121上设置三个弹片123。主体部111与安装件12之间的距离约0.3mm。
第二连接器2是信号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21,组装至绝缘本体21的若干第一端子22及第二端子23。其中第一端子22直接与绝缘本体21组装在一起,第二端子先与塑胶体25组装在一起,然后再将塑胶体25安装到绝缘本体21后部下面的收容腔212内。第一端子22与第二端子23的对接部221、231沿前后方向布置,构成符合USB3.0传输标准的对接界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31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发电机
- 下一篇:不同粒径树脂的吸液性能的测试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