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指纹交易系统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32597.6 | 申请日: | 201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67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杨瀚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瀚诗 |
主分类号: | G06Q30/06 | 分类号: | G06Q30/06;G06K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纹 交易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系统领域,特别是关于对指纹进行识别进行交易的指纹交易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各种各样的公交卡、购物卡、银行卡、会员卡使得人们的钱包里需要保存各种各样的卡,存放很不方便。
前述各种各样的卡,有些卡为磁性卡,还必须防止其与其它磁性物体接触,例如必须防止银行卡与手机放在一起,这样可能会对银行卡有消磁的作用,使银行卡失效。而且还必须要很小心地保护磁性卡的磁条,不能够被刮伤,否则银行卡也无法使用。
另外有些卡为射频卡,例如公交卡,虽然不存在前述磁性卡的问题,但这些射频卡必须每次对卡进行充值,而往往这些充值的地点不是很多,充值很不方便。再者,现有的各种射频卡可能都不具有用户身份识别的功能,别人捡到这些卡,都可以任意使用,也会给用户造成损失。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来解决现有技术的前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指纹识别进行交易的金融交易系统的方法。
为达成前述目的,本发明一种指纹交易系统的方法,其包括:
指纹识别终端识别用户的指纹;
指纹识别终端通过无线发射单元将用户信息及消费金额信息发射给中央控制系统;
中央控制系统根据用户信息从银行系统扣除用户的存款;
中央控制系统通过无线发射单元发送操作完成的信息给指纹识别终端;
指纹识别终端向用户发出操作完成的提示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包括在指纹识别终端上预先设定本次消费的金额。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指纹识别终端的指纹编码单元对用户的指纹以 及本次消费的金额进行编码,并将编码后的信息传输给无线发射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中央控制系统的解码单元对指纹识别终端发射的无线信号进行解码,分析出用户的指纹信息以及本次消费的金额信息。
进一步地,中央控制系统根据用户信息从银行系统扣除用户的存款的步骤包括中央控制系统的中央处理单元根据用户的指纹信息调取用户的银行存款信息,并将用户的银行存款信息与本次消费的金额进行比对,如果用户的银行存款足够支付本次消费,则中央处理单元从用户的银行存款中扣除本次消费的金额,如果用户的银行存款不足以支付本次消费,则拒绝从用户的银行存款中扣除金额。
进一步地,所述指纹识别终端向用户发出操作完成的提示信息包括,指纹识别终端通过液晶显示屏显示提示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指纹识别终端向用户发出操作完成的提示信息包括,指纹识别终端通过声音提示单元发出提示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指纹识别终端向用户发出操作完成的提示信息包括,指纹识别终端通过红绿灯发出提示信息,绿灯表示操作完成,红灯表示操作无法完成。
本发明的指纹交易系统的方法,通过识别用户的指纹向中央控制系统发出指令,直接从用户的银行存款系统中扣除消费的金额,用户不需要携带任何卡片,而且由于每个用户的指纹都是不同的,可以避免别人盗用用户的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指纹交易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发明指纹交易系统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此外,表示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或功能框图中的单元顺序并非固定的指代任何特定顺序,也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用户在购买物品之后,要么通过现金的形式进行付 款,要么以刷卡的形式进行付款。前述背景技术中有提到,现有的各种卡,要么是磁性卡,要么是射频卡,卡的种类繁多,可能导致用户钱包中需要储存各种各样的卡,而且卡的保管必须小心,再者各种卡没有身份识别功能,如果被别人捡到则可以任意使用。由于每个人的指纹均是不同的,是能够区别各个人的有效的方法,因此本发明的指纹交易系统将用户的指纹与用户的银行存款相关联,在用户需要支付某个物品或者服务的消费金额时,不需要支付现金或者刷卡,只需要刷一下用户的指纹,然后通过银行的金融系统自动从该用户的银行存款中进行扣除,可以避免现有金融系统中的各种麻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瀚诗,未经杨瀚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25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停车系统
- 下一篇:一种测量螯合剂加入量对铜离子螯合量影响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