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温氧化高白度蓝玉瓷器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32380.5 | 申请日: | 2010-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64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苏建堆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泉州龙鹏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14 | 分类号: | C04B35/14;C04B41/86;C04B35/6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秀梅 |
地址: | 3625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高白度蓝玉 瓷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白瓷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瓷器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白瓷如雪似玉,倍受国内外用户欢迎,其白度的高低反映白瓷的档次,而配方和烧成制度不同,可以使瓷器显示出黄白和蓝白两种不同的白度表现形式。誉称“中国白”的德化传统高温高白度青白瓷堪称“瓷中珍品”,蓝白度达70度左右,且由于白里泛青,瓷质优于显示黄白度的其它瓷器,显得格外珍贵,历来倍受国内外客商青睐。但因蓝白度较高的瓷器制造成本高、产品合格率低、价格昂贵,导致长期以来名贵的德化高温高白度青白瓷难以产业化生产。因为高温高白度青白瓷需在1380℃以上的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很容易产生斑点、烟薰、阴黄等缺陷,要大批量生产出蓝白度较高的优质瓷较为困难,因而长期严重地制约了我国高档高白度白瓷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通过改善坯釉配方及烧成工艺,提供一种中温氧化高白度蓝玉瓷器及其制备方法,制备的瓷器蓝白度极高,并降低烧成温度,节能降耗。
一、坯料
本发明的一种中温氧化高白度蓝玉瓷是在传统高温高白度青白瓷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传统青白瓷在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斑点、烟熏、阴黄等缺点,且能耗高,导致生产成本高,产品合格率低,价格昂贵。针对这一特点,申请人通过查阅借鉴大量国内外陶瓷先进生产技术资料,在多次实验的基础上,对高温青白瓷坯料 配方进行改革创新,通过添加低温矿物、多种氧化物,改变坯釉的物理化学特性,解决烧成技术工艺难题,在中温氧化焰1275℃±10℃烧成高白度蓝玉瓷。因此合理选用矿物原料是本项目极为关键的工作之一。
申请人对高温青白瓷生产中容易出现的斑点、烟熏、阴黄的原因进行分析,高温青白瓷为了降低Fe3+的着色,Fe2O3+CO→2FeO+CO2采用还原气氛烧成,烧成过程中氧化焰与还原焰的过渡如处理不当或还原不足、烧成温度过高、强还原区升温过快,釉面过早玻化,气孔封闭及二次氧化均会使产品出现发黄现象;另外还原后期还原气氛过浓,CO在高温下产生分解造成釉面积碳形成烟熏,2CO→CO2+C(碳黑)或还原期炉温过低、釉层过厚也会产生烟熏。铁的化合物,金属铁以较大颗粒存在坯釉中而显色是斑点形成的主要原因。通过分析得知,高温烧成气氛的控制不当是瓷器釉面阴黄及烟熏产生的主要原因,铁杂质的存在是斑点产生的主要原因。高温还原气氛烧成不仅会提高产品的能耗,同时烟气含有CO会加重对环境的污染。因此在本项目的可行性论证过程中就确定了采用中温氧化烧成的总体技术路线,采用氧化气氛烧成能避免高温还原气氛不易控制带来的产品缺陷,燃料又得到充分燃烧,把烟气对周围环境的污染程度降至最低。采用中温烧成,烧成温度下降100℃左右,能大大降低能耗,节能25%,缩短烧成周期,延长窑炉、窑具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了达到项目产品高白度的瓷质,在论证过程中提出了许多方案,通过比较和试验,最后确定采用通过添加着色氧化物对铁钛的着色进行物理补色的办法,减轻铁化合物对瓷质白度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泉州龙鹏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泉州龙鹏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23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虚拟机网络系统及其创建方法
- 下一篇:前后带扭杆的汽车悬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