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式连续微波固-液逆流萃取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532273.2 | 申请日: | 2010-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72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 发明(设计)人: | 郑必胜;周萌;王玉霞;王兆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D11/02 | 分类号: | B01D11/02;B01J19/1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卫东 |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连续 微波 逆流 萃取 系统 | ||
1.一种隧道式连续微波固-液逆流萃取系统,包括萃取腔(5)、微波磁控管(1)、传送带(7)、传送带支撑体(11)和驱动轮(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位溢槽(4)、泵(9)、高位槽(15)和接收槽(16);所述萃取腔(5)为中空腔体,萃取腔(5)上端均匀分布多个微波磁控管(1),萃取腔(5)的前后端设有开口,传送带(7)穿过萃取腔(5)的前后端,通过驱动轮(12)以及张紧轮支撑,构成皮带传送系统,驱动轮(12)通过变速器与电机连接;传送带(7)上有均匀分布的微孔,在萃取腔(5)内的传送带(7)下端间隔设有传送带支撑体(11),传送带支撑体(11)由两端带滚动轴承(19)的滚动轴(17)及挡板(18)组成;多个高位溢槽(4)间隔地设置在萃取腔(5)内上端,萃取腔(5)外侧后端设有高位槽(15),高位槽(15)与萃取腔(5)内后端的高位溢槽(4)连通,萃取腔(5)内下端间隔设有接收槽(16),每个接收槽分别通过泵(9)与高位溢槽(4)连通,泵(9)设置在萃取腔(5)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式连续微波固-液逆流萃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萃取腔(5)的前后端的开口处设有有群岛滤波器(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式连续微波固-液逆流萃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萃取腔(5)内部安装热电偶或红外测温仪(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式连续微波固-液逆流萃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式连续微波固-液逆流萃取系统还包括系统操作台(14);微波磁控管、电机及变速器、热电偶或红外测温仪以及泵分别与系统操作台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式连续微波固-液逆流萃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萃取腔(5)前端的开口处设有分配器(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式连续微波固-液逆流萃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萃取腔(5)后端出口处设有压干机(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式连续微波固-液逆流萃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萃取腔(5)为长方体腔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式连续微波固-液逆流萃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材料为聚酯、塑料、尼龙或聚四氟乙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227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循环风除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气囊多孔球面状头肛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