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古悬棺的吊装工具及操作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531881.1 申请日: 2010-10-31
公开(公告)号: CN102464285A 公开(公告)日: 2012-05-23
发明(设计)人: 张大文 申请(专利权)人: 张大文
主分类号: B66F19/00 分类号: B66F19/00;E04H13/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444100 ***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仿古 悬棺 吊装 工具 操作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交通运输提升吊装方法,尤其是一种仿古悬棺的吊装工具及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悬棺是指悬挂(置)于峭壁或峭壁穴中的棺木,有着“千古之谜”之说。对于行悬棺葬,当前学术界有四种说法:一是垒土造山说、二是栈道说、三是垂吊说、四是地貌变迁说。

江西鹰潭市龙虎山仙水岩,有成片的千古崖墓群,绝壁之上,玉棺悬空,神秘莫测,整个崖墓群宛如一幅巨大画卷紧密相连在一起,极具神话色彩。它是中国最早的崖墓群,是中国崖墓的发源地。龙虎山悬棺墓主皆为古越族人,他们有着“习以水战、以舟代车、断发纹身和生不落地、死不入土”的习俗,所以其悬棺呈现三大特点:1、利用天然洞穴2、棺木几乎都是由一根木头挖空制成3、具有封门板。

综上所述,目前学术界的四种说法,都和江西鹰潭市南郊龙虎山距今2600多年的春秋战国时期古越人的岩墓悬棺,有着较大差距。因此,有必要对其悬棺的安装方式进行还原、回归。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提供一种还原、回归江西鹰潭市龙虎山悬棺的吊装工具及操作方法,使26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古越人的岩墓悬棺方式重现。此仿古悬棺吊装工具及操作方法有效克服了目前学术界四种说法之缺点,具有重现性、回归性、贴真性等特点。本发明设计合理、构思巧妙,符合千年古人根据当时背景环境及技术条件,将体积大、重量大的棺木吊装及安放于悬崖峭壁上或悬崖峭壁洞内,是一种古越人岩墓悬棺吊装贴切的方法之一。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仿古悬棺吊装工具及操作方法是由船、上下疏通绳、踩踏板、竹梯、竹筏排、挑木、运输绳、平行滑杆等工具组成。上下疏通绳二根,上端分别固定在山顶两侧,其下端固定在船的两端,船上装上石头,使船下沉,以绷紧上下疏通绳为宜。在上下疏通绳上间距30公分打一个结,便于安装三角形踩踏板,三角形踩踏板是自下而上地安装。挑木二根,分别固定在悬棺洞口上方20米处,作用是安装竹梯之用,两个挑木的固定点不一定要在一个水平线上。将子竹梯直接安装在挑木上,组成一个完整竹梯,子竹梯自上而下分步分级安装。或者将事先制作好的竹筏排固定在山顶上,向悬棺洞口方向下放竹筏排至悬棺洞口上方20m处,直接安装子竹梯到水平面。每安装3-4个子竹梯后,把一根完整竹子紧贴子竹梯扶手背面,用竹篾捆绑。在悬棺洞口内两侧,将二根平行滑杆固定,一端系在挑木上,一定要在水平线上。运输绳二根,每根20m,依据抬悬棺人身材尺寸,在每根运输绳上定位16个活动连环节。

一种仿古悬棺的吊装工具及操作方法工作步骤:

(一)材料准备  主要是指船、绳索、挑木、毛竹、圆滑木材等。

1、上下疏通绳  选择二根直径5cm,长200m绳索,每间隔0.3m打一个结。

2、踩踏板  制作许多规则的踩踏板,踩踏板呈三角形。底部是厚的木板,两边是绳索,组成一个三角形状踩踏板。

3、竹筏排  竹筏排位于竹梯最上端,一部竹筏排用11根毛竹头尾错位排列、链条式连接,具有灵活性。

4、子竹梯的制作  选择直径9cm粗长3.5m毛竹,其两端正反方向各削去50cm(被削去后毛竹直径为4.5cm),依次在毛竹上间隔30cm凿5.1cm的孔,将二根3.5m长毛竹错位排列,四根3.5m长的毛竹编成一组,用5.0cm直径长80cm的木材从毛竹上的孔穿过,和正对面一组的毛竹相接,再用竹篾固定绑紧,这样一个子竹梯就制成了。

(二)安装方式

1、将二根上下疏通绳上端分别固定山顶;

2、自下而上安装踩踏板;

3、将船划到悬棺洞口正下方后,把二根上下疏通绳的下端固定在船的两端,船上装上石头,使船下沉,以将上下疏通绳拉紧、绷直为宜;

4、在悬棺洞口上方20m左右处分别安装二根挑木(每根能载重3000kg),挑木有1.5-2m固定在洞内,外露15cm;

5、将子竹梯固定在挑木上,自上而下依次组装子竹梯。每安装3-4个子竹梯后,把一根完整竹子紧贴子竹梯扶手背面,用竹篾捆绑固定;或者将竹筏排固定在山顶上,向悬棺洞口方向下放竹筏排至悬棺洞口上方20m处后,直接安装子竹梯到水平面。

6、安装平行滑杆。在悬棺洞口内,安装固定平行滑杆,一端系在挑木上。

7、运输绳二根,每根20m,依据抬悬棺人身材尺寸,在每根运输绳上定位16个活动连环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大文,未经张大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18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