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上漂浮物扩张收集两翼船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31812.0 | 申请日: | 2010-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14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长兴 |
主分类号: | B63B35/32 | 分类号: | B63B35/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15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上 漂浮 扩张 收集 两翼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上漂浮物收集船,具体地讲是在本体的前(外部两侧船头前端设有垂直向内扩张收集角度α)、中部前端内设有“L”形“空腔”自动(本体前进收集漂浮物时,漂浮物挤滑动渡过调到实用位置的液压升降水平缓冲密封挡截板和液压升降密封挡板,掉进固体漂浮物吊放轨道网箱,有水用两翼底部上的潜水、油泵排出,是液体漂浮物经液流孔溢进配重水舱交替)溢排出水通道结构的水上漂浮物扩张收集两翼船。
背景技术目前所使用的水上漂浮物收集船都是在船头中内部设有伸进水下有效深度并有一定的上升角度的传送带式钩取固体和沾挤出液体(原油)的方法进行收集水上漂浮物。它的缺点是收集速度慢、效率低、结构复杂、难维护。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掉现有技术的不足,结构原理有本质上的不同。而提供一种在本体的外部两侧船头前端设有垂直向内角度α=55°±10°和在本体的中部前端内设有“L”形溢排出水通道斜面前挡板、进水口、缓冲斜面挡板、液压升降水平缓冲密封挡截板、滑体定位板、斜面板、液压升降密封挡板、溢排出水通道斜面后挡板、溢排出水口构成的“L”形“空腔”自动溢排出水通道结构。其中“L”形溢排出水通道斜面前挡板:其与溢排出水通道斜面后挡板平行水下,二者两端分别焊接在两翼的内两侧面上,其上端面适度低于斜面板上端,其设有水平仰角度α1=53°±8°。液压升降水平缓冲密封挡截板:其平行滑动在缓冲斜面挡板上,缓冲斜面挡板两端焊接在两翼的内两侧面上,其上部中央设有液压升降装置,上端尾座焊接在缓冲斜面挡板的上端中央位置,中部上面两侧设有滑体定位板固定在两翼的内两侧面上,下部两侧面的有效位置设有密封橡胶条与两翼的内两侧面密封接触,漂浮物收集完后其下端面与液压升降密封挡板上面的密封橡胶板密封接触,其位于溢排出水通道斜面前、后挡板的中间上部有效位置,其设有水平仰角度α2=45°±8°。液压升降密封挡板:其平行滑动在斜面板上,斜面板两端和下端面分别焊接在两翼的内两侧面上和溢排出水通道斜面后挡板的上端面上,其下部中央设有液压升降装置,下端尾座分别焊接在斜面板和溢排出水通道斜面后挡板的中央位置上,其中下部上面两侧设有滑体定位板(两用)和下部面内设有密封橡胶板,上部两侧面的有效位置设有密封橡胶条与两翼的内两侧面密封接触,其设有水平仰角度α3=65°±10°。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水上漂浮物扩张收集两翼船的局部半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5(液压升降水平缓冲密封挡截板)的局部结构视图。
图4是图1中的7(液压升降密封挡板)的局部结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1、2、3、4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这种水上漂浮物扩张收集两翼船包括本体1、“L”形溢排出水通道斜面前挡板2、进水口3、缓冲斜面挡板4、液压升降水平缓冲密封挡截板5、斜面板6、液压升降密封挡板7、溢排出水通道斜面后挡板8、溢排出水口9、滑体定位板10、密封橡胶板11、固体漂浮物吊放轨道网箱12、潜水(油)泵13、液流孔14、操控室15、扩张收集角度(α)16、筋板17、密封橡胶条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长兴,未经李长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18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角度凹形螺旋滑道轴自驱控螺旋升降电梯
- 下一篇:电动车遮阳防雨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