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个电池模块迭构具散热构造的集合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31793.1 | 申请日: | 2010-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685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伍必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50 | 分类号: | H01M10/50;H01M6/5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丁纪铁 |
地址: | 英属维京群岛托*** | 国省代码: | 维尔京群岛;VG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模块 迭构具 散热 构造 集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个电池模块迭构成的集合电池。
背景技术
对于高输出电量电池的实际需求,在电池产业界是将数量庞大的单个电池进行串联或并联,构成一个输出电量较高的集合电池。
上述高输出电量的集合电池,在进行充、放电的过程中集合电池内部的各个单独电池会释出热量,从而导致温度上升。前述电池温度上升会造成电池无法正常及安全的运作。如图1所示,美国专利公开号为US2007/0037051的集合电池10结构,其主要是在各个单独电池11之间设置有一隔离块12,通过在该隔离块12的一侧表面的多个凹凸结构13使各个单独电池11与隔离块12相迭设后形成多个散热的空气流道14,以此降低集合电池10的温度。
值得注意的是,前述在各个独立电池之间设置一隔离块的集合电池散热结构,其散热的效果不佳,主要是因为:首先,该集合电池10完成组设后,该隔离块12上有凹凸结构13的面,它与单独电池11的一面相互覆盖,无法直接显露于外部,导致电池热量难以逸散;其次,该集合电池10完成组设后,各个隔离块12的凹凸结构13所形成的空气流道14彼此之间并未相通,且该空气通道14位于外部的开口相当窄小,空气不易流通,导致电池热量容易积蓄而难以散热。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个电池模块迭构成的集合电池,它具良好的散热性能,并可轻易扩充电池模块的数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迭构集合电池,其包括:至少二个电池模块,其由多个单独电池电性连接并设置在一矩形框内;至少四个散热件,其有一平板主体和数个鳍片,为本发明主要散热部件;至少四个间隔套管,位于各个散热件锁孔处;至少四个螺杆,用来贯穿电池模块并在中间形成一空气通道。
在本发明该集合电池中,二个电池模块之间相隔有一空间距离,它一方面可避免二个电池模块直接接触而导致热量积蓄的问题,另一方面则可在二个电池模块之间形成一个中空的散热通道,让集合电池外部的冷空气与散热通道中的热空气顺利交换,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
而本发明集合电池的散热鳍片,集中位于各个所述电池模块的左侧面与右侧面,一方面可避免集合电池的热量积蓄于内面位置,另一方面可有助于该集合电池使用时的空间安排,例如可将散热鳍片特别朝向空气流通方向。
同时,通过本发明的螺杆设计,可轻易扩充电池模块的数量,达到使用上的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开号US 2007/0037051的常见集合电池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结构的立体结合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断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侧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增设二个电池模块的组设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至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以多个电池模块迭设构成具散热构造的集合电池,该集合电池主要在二个电池模块201、202之间设置四个散热件30及四个间隔套管40,再通过四个螺杆50穿过前述构件结合所构成。
所述电池模块201、202,它是多个单独电池21通过金属连接片211电性连接在一起,然后装于一矩形的框架22内,所述单独电池21具有共同的输出极头23,前述框架22的二对应面定义为一内面24及一外面25,该框架22的二对应侧面则定义为一左侧面26及一右侧面27,所述各个单独电池21的一侧面从所述框架22的内面24显露出来,该框架22的四个端角则各有一穿孔28结构;
所述散热件30,其是由金属制成的平板31主体,该平板31的二对应端侧各设有一锁孔32,该平板31的二对应端面定义为一通道面33及一接触面34,该接触面34的一侧延伸并立设有一散热鳍面35,该散热鳍面35在外表面间隔排列成多个鳍片351;所述散热件30的接触面34与该电池模块201、202内面24所显露的单独电池21一侧面相接触,所述散热鳍面35则与所述电池模块201、202的左侧面26或右侧面27对应设置,而所述散热件30的锁孔32则与所述框架22的穿孔28对应设置,使每一个该电池模块201202均接触设置有二个该散热件30;
所述间隔套管40,其设置于各个该散热件30的锁孔32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能有限公司,未经电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17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冲程永磁发动机
- 下一篇:导频添加方法与导频添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