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羧酸基团的苯丙乳液和苯丙乳液内墙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531412.X | 申请日: | 2010-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74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 发明(设计)人: | 赵绍洪;张辉耀;陆小英;将南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光辉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F212/08 | 分类号: | C08F212/08;C08F220/18;C09D125/14;C09D163/00;C09D7/12;C09D5/16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贾海芬 | 
| 地址: | 213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羧酸 基团 乳液 内墙 涂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带羧酸基团的苯丙乳液,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由具有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苯乙烯 20-25%,
丙烯酸乙酯 5-8%,
丙烯酸丁酯 7-10%,
二甲基丙烯酸三甘醇酯 1.5-2.0%,
甲叉丁二酸 2-3%,
甲基丙烯酸月桂酯 6-8%,
MS-1乳化剂 2-4%,
过硫酸钾 0.2-0.4%,
碳酸氢钠 0.1-0.2%,
去离子水余量,
所述MS-1乳化剂的固体分含量按质量百分比为30%,且苯丙乳液的玻璃化温度Tg为2-5℃,PH值在4-6,粘度在250-750mPa·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5克/升,固体分含量按质量百分比在48±2%。
2.一种如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羧酸基团的苯丙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
(1)、先分别将0.1-0.2%的碳酸氢钠、2-4%的MS-1乳化剂、过硫酸钾总量的2/3以及去离子水总量的1/2投入滴加漏斗A中备用,再将20-25%的苯乙烯、5-8%的丙烯酸乙酯、7-10%的丙烯酸丁酯、1.5-2.0%的二甲基丙烯酸三甘醇酯、2-3%的甲叉丁二酸以及6-8%的甲基丙烯酸月桂酯投入滴加漏斗B中搅拌备用,然后将剩余的去离子水投入反应釜内,开动搅拌器并进行加热;
(2)、当反应釜内的温度加热至85±1℃时,将剩余的过硫酸钾和漏斗A中的混合料总量的30%快速放入反应釜,搅拌5-10分钟后开始匀速滴加漏斗A中剩余的混合料以及漏斗B中的混合料,并在3-3.5小时同时滴加结束,然后保温1-1.5小时,反应完毕后进行减压并抽除或蒸除残余单体,降温、过滤后制得带羧酸基团的苯丙乳液。
3.一种苯丙乳液内墙涂料,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由具有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带羧酸基团的苯丙乳液5-15%,
水性环氧树脂 2-2.5%,
天然陶土 10-15%,
滑石粉 10-15%,
重质碳酸钙 20-25%,
无机颜料 2-15%,
凹凸棒土 2-5%,
复合碱金属氧化物0.1-0.8%,
挥发性碱 0.05-0.1%,
防腐杀菌剂 0.10-0.15%,
去离子水 25-30%,
其中:所述的复合碱金属氧化物为多价金属离子的复合碱金属氧化物,所述的水性环氧树脂为自乳化环氧树脂,其环氧当量为220-230、固体含量按质量百分比为98-100%,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10克/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苯丙乳液内墙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天然陶土、滑石粉、重质碳酸钙、无机颜料、凹凸棒土均为粒径在800目以下、且可溶性重金属铅、镉、铬、汞在40mg/kg以下的超细粉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苯丙乳液内墙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碱金属氧化物为化学价≥+2的锌、镁、铝的氧化物。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苯丙乳液内墙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挥发性碱为氨水。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苯丙乳液内墙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腐杀菌剂为三氯羟基二苯醚或异噻唑啉酮类杀菌剂。
8.一种如权利要求3所述苯丙乳液内墙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比计:
(1)、将2-2.5%的水性环氧树脂、10-15%的天然陶土、10-15%的滑石粉、20-25%的重质碳酸钙、2-15%的无机颜料、2-5%的凹凸棒土、25-30%的去离子水和0.1-0.8%的复合碱金属氧化物混合搅拌均匀,室温条件下用高速分散设备将其研磨至细度小于50μm,
(2)、然后再加入5-15%带羧酸基团的苯丙乳液、0.10-0.15%防腐杀菌剂,用0.05-0.1%的挥发性碱调节体系的pH值在8-10,粘度在3.0-5.0Pa·S范围内,即为制备的苯丙乳液内墙涂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光辉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光辉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141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苯乙烯-硅烷共聚物的溶剂热聚合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颖的多肽化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