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铌铪合金金相组织的观察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531083.9 | 申请日: | 2010-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530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 发明(设计)人: | 叶红川;马红征;张雪华;赵红磊;武宇;郑学军;曲恒磊;郑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部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1/84 | 分类号: | G01N21/84;G01N1/32 |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 地址: | 71006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金 金相 组织 观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表面结构测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铌铪合金金相组织的观察方法。
背景技术
铌铪合金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高温性能,能制成薄板、棒材、锻环及外形复杂的零件,被广泛应用在火箭喷管等航天领域。对铌铪合金组织的观察对指导材料熔铸、加工和成形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现有的文献中,没有关于铌铪合金金相观察方法的文章报到。由于铌铪合金材料粘不易切削,按常规机械抛光方法制备试样周期长,效果差,按常规铌腐蚀剂腐蚀不能得到理想衬度的组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改善铌铪合金材料快速样品制备和腐蚀的问题,使铌铪合金金相组织清晰可见的铌铪合金金相组织的观察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铌铪合金金相组织的观察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铌铪合金样品的观察面通过机械加工成平面,然后在金相研磨机上研磨,研磨后冲洗掉样品上的砂粒;
(2)将步骤(1)中冲洗掉砂粒的铌铪合金样品浸入抛光溶液中进行化学抛光,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所述抛光溶液为H2SO4、HNO3和HF按5∶1~2∶1~2的体积比混合的混合溶液;
(3)将步骤(2)中经化学抛光后的铌铪合金样品置于抛光机上,采用Cr2O3溶液和粒度为2.5μm的金刚粉进行机械抛光,然后将经机械抛光的铌铪合金样品浸入腐蚀溶液中浸蚀10s~15s;所述腐蚀溶液为H2SO4、HNO3、HF和H2O按2∶1~2∶1~2∶8~10的体积比混合的混合溶液;
(4)将步骤(3)中经腐蚀溶液浸蚀后的铌铪合金样品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上述步骤(2)和步骤(3)中所述H2SO4、HNO3和HF均为分析纯试剂。
上述步骤(1)中所述研磨过程为依次用150#金相水砂纸,700#金相水砂纸逐级研磨,每次更换金相水砂纸研磨时研磨方向转动90°,以确保完全消除上一次研磨痕迹。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采用化学抛光使样品表面的变形层大量溶解,解决了磨削难的问题,化学抛光容易在表面形成凸凹和操作不当使样品组织过浸蚀的缺点,能有效改善铌铪合金材料快速样品制备和腐蚀的问题,因此将化学抛光后的样品在抛光机上机械抛光,机械抛光后的样品用腐蚀溶液浸蚀后能观察出清晰的金相组织,不需任何特殊设备,易于操作,制样周期短。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铌铪合金金相组织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铌铪合金金相组织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铌铪合金金相组织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将厚度为3mm的铌铪合金板在金相研磨机上依次用150#,700#的金相水砂纸逐级研磨,在每一次更换金相水砂纸研磨时研磨方向转动90°,以确保完全消除上一次研磨痕迹,研磨后冲洗掉样品上的砂粒;
(2)将冲洗掉砂粒的铌铪合金板浸入抛光溶液中进行化学抛光,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所述抛光溶液为H2SO4、HNO3和HF按5∶1∶1的体积比混合的混合溶液,所述H2SO4、HNO3和HF均为分析纯试剂;
(3)将经化学抛光后的铌铪合金板置于抛光机上,采用Cr2O3溶液和粒度为2.5μm的金刚粉进行机械抛光,然后将经机械抛光的铌铪合金样品浸入腐蚀溶液中浸蚀10s,所述腐蚀溶液为H2SO4、HNO3、HF和H2O按2∶1∶1∶8的体积比混合的混合溶液,所述H2SO4、HNO3和HF均为分析纯试剂;
(4)将经腐蚀溶液浸蚀后的铌铪合金样品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按照本实施例观察到的铌铪合金金相组织图如图1,观察到的图像清晰。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部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部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10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