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恒温恒湿空调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29444.6 | 申请日: | 2010-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75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刘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雄 |
主分类号: | F25B29/00 | 分类号: | F25B29/00;F25B41/04;F25B41/06;F24F12/00;F24F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55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恒温 空调设备 | ||
1.一种恒温恒湿空调设备,包括压缩机构(1)、冷却器(4)、加热器(8)、第三节流机构(7)、高压气体管(60)、低压气体管(61)和高压液体管(66),其特征是:该恒温恒湿空调设备还包括第一节流机构(5)、第二节流机构(6)、热源侧换热器(3)和三通流向转换装置(40);所述压缩机构(1)的出口端与高压气体管(60)相连,压缩机构(1)的入口端与低压气体管(61)相连,所述三通流向转换装置(40)的高压节点(A)与高压气体管(60)相连,所述三通流向转换装置(40)的低压节点(B)与低压气体管(61)相连,所述三通流向转换装置(40)的常开节点(C)依次通过热源侧换热器(3)、第一节流机构(5)与高压液体管(66)相连,所述加热器(8)一端与高压气体管(60)相连,所述加热器(8)另一端通过第二节流机构(6)与高压液体管(66)相连,所述冷却器(4)一端与低压气体管(61)相连,所述冷却器(4)另一端通过第三节流机构(7)、管道(70)与高压液体管(66)相连,所述冷却器(4)、加热器(8)组成空气处理单元(10),且沿空气的流动方向,加热器(8)处于冷却器(4)的下风侧。
2.一种恒温恒湿空调设备,包括压缩机构(1)、冷却器(4)、加热器(8)、第三节流机构(7)、高压气体管(60)、低压气体管(61)和高压液体管(66),其特征是:该恒温恒湿空调设备还包括第一节流机构(5)、第二节流机构(6)、热源侧换热器(3)和三通流向转换装置(40);所述压缩机构(1)的出口端与高压气体管(60)相连,压缩机构(1)的入口端与低压气体管(61)相连,所述三通流向转换装置(40)的高压节点(A)与高压气体管(60)相连,所述三通流向转换装置(40)的低压节点(B)与低压气体管(61)相连,所述三通流向转换装置(40)的常开节点(C)依次通过热源侧换热器(3)、第一节流机构(5)与高压液体管(66)相连,所述加热器(8)一端通过第二节流机构(6)与高压气体管(60)相连,所述加热器(8)另一端与高压液体管(66)相连,所述冷却器(4)一端与低压气体管(61)相连,所述冷却器(4)另一端通过第三节流机构(7)、管道(70)与高压液体管(66)相连,所述冷却器(4)、加热器(8)组成空气处理单元(10),且沿空气的流动方向,加热器(8)处于冷却器(4)的下风侧。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恒温恒湿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温度检测装置(31)设置于加热器(8)的出风侧,控制器(30)根据设定的空气处理单元(10)出口空气干球温度和第一温度检测装置(31)所检测的加热器(8)出口空气干球温度,控制第一节流机构(5)和第二节流机构(6)的开度,实现对空气处理单元(10)出口空气干球温度的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恒温恒湿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温度检测装置(31)设置于加热器(8)的出风侧,第二温度检测装置(32)设置于冷却器(4)的进风侧,第一温度检测装置(31)、第二温度检测装置(32)所检测的温度信号都传递至控制器(30),控制器(30)根据第一温度检测装置(31)所检测的加热器(8)出口空气干球温度,调节第一节流机构(5)和第二节流机构(6)的开度,使加热器(8)的出口空气干球温度维持为期望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恒温恒湿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加热器(8)出口空气干球温度的期望值等于第二温度检测装置(32)所检测的冷却器(4)入口空气干球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恒温恒湿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4)一端通过第三节流机构(7)、管道(70)与高压液体管(66)相连,所述冷却器(4)另一端通过一蒸发压力调节阀(11)与低压气体管(61)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恒温恒湿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系统中增设有一蒸发压力传感器(D),所述蒸发压力传感器(D)设置于所述冷却器(4)与第三节流机构(7)之间的管道或所述冷却器(4)与蒸发压力调节阀(11)之间的管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雄,未经刘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2944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