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涡旋压缩机及其支架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29076.5 | 申请日: | 201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54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单彩侠;潘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9/00 | 分类号: | F04C29/00;F04C18/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李双皓 |
地址: | 519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涡旋 压缩机 及其 支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容积式涡旋流体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新型的涡旋压缩机支架结构及应用的涡旋压缩机。
【背景技术】
涡旋压缩机因其效率高、体积小、质量轻、噪音低、运行平稳被广泛应用于空调和制冷机组中。涡旋压缩机主要包括动涡旋盘,静涡旋盘,十字滑环,支架,曲轴,电机等零部件。支架作为涡旋压缩机主要承受载荷的零件,通过点焊方式与压缩机壳体连接在一起。因此,支架焊接方式、焊接强度关系着涡旋压缩机整机的可靠性及寿命。
目前涡旋压缩机支架焊接方式,是采用圆周点焊方式将支架与壳体固定在一起。在加工上支架过程中,与壳体点焊孔相对应的位置,加工一定规格的焊接孔20。现有支架结构形式如图1所示。这种焊接方式,满足了支架强度要求,能够承受压缩机工作载荷。但上下并排焊接方式将大大增加支架焊接变形,焊点周围应力相对集中将使焊接零件产生脆性断裂。在某些过负荷工况下,压缩机实际运转时支架焊点易松动,甚至脱离壳体。这将大大降低压缩机的可靠性及使用寿命。
因此,提供一种焊接应力均匀不易变形,固定结构稳定的新的压缩机支架结构实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焊接应力均匀不易变形、固定结构稳定、制冷剂排气较集中的压缩机的支架结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稳定可靠、寿命较长的涡旋压缩机。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针对目前涡旋压缩机支架焊接方式的缺点,采用柔性焊接方式将支架焊接在压缩机壳体上,在该压缩机的支架上设有与压缩机壳体点焊孔对应的焊接孔,该支架在焊接孔对应位置(即对应于焊接处)开设有至少一个腰型缓冲腔。该结构能减少支架焊接变形,起到应力均化作用,减少焊点处脆性断裂。
通过焊接试验,支架四周焊接孔尺寸规格最佳值为:焊接孔直径6~8mm,深度0.5~1mm,孔底角度120~130度。
该具有腰型缓冲腔的支架结构,与原有支架架构的背压孔、中心孔及滚动轴承孔的结构相同。腰型缓冲腔根据壳体焊接位置进行设计,同时为保证静涡旋盘与支架密封面的密封,应合理选择腰型缓冲腔尺寸大小、设计位置及数量。优选的,如上支架端面有足够空间,对应每个焊点位置都应设置腰型缓冲腔。该腰型缓冲腔的设置可以是非对称式的,也可以是对称的分布的。
该腰型缓冲腔具有作为制冷剂流通通道的流通孔。该腰型缓冲腔的流通孔使得制冷剂排气较集中,流体降压损失,可以起到油气分离作用。
腰型缓冲腔的流通孔结构可以为单一截面孔(即腰型缓冲腔通孔直径不变化)或者变截面孔形式(即腰型缓冲腔通孔直径有变化)。因为不同的流通通路压降损失不一样,油气分离效果也不同。
腰型缓冲腔的圆弧面可以是光滑曲线,也可以是不规则几何线,例如锯齿状曲线,流通孔的形状也可以根据需要变化。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涡旋压缩机,其采用如上所述的支架结构,即该支架在焊接孔对应位置开设有腰型缓冲腔。
对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焊接腰型缓冲腔结构,能减少支架焊接变形应力集中对焊接零件脆性断裂的影响,在焊接过程中,可发生应力均化的现象,使得支架的焊接强度满足压缩机需求。
2、腰型缓冲腔的流通孔,可以作为压缩后制冷剂的流通通道,经过压缩后的高温高压制冷剂气体集中通过流通孔,流入压缩机壳体下部空间,冷却压缩机电机;与此同时,高温高压气体流经流通孔时,由于制冷剂气体与润滑油液体流速不同,流体的压降能起到油气分离作用,减少压缩机整机零件。
3、减少零件加工工艺,降低成本:腰型缓冲腔在支架铸造毛坯时就可完成,零件精加工时,不用在加工,降低支架毛坯材料费用;同时省去加工排气通路的工艺,机加工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图1a、1b为现有支架两种焊接方式及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设有非对称腰型缓冲腔的支架的正视图;
图2b为本发明设有非对称腰型缓冲腔的支架的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具有4个腰型缓冲腔、变尺寸流通孔的支架剖面图;
图4是使用本发明支架的涡旋压缩机总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a、2b,本发明支架上设有与压缩机壳体点焊孔对应的焊接孔11,该支架一侧在焊接孔11对应位置开设有两个腰型缓冲腔10。该实施例中腰型缓冲腔为非对称设置。
请参阅图3,该实施例中腰型缓冲腔为对称设置,在剖视图上可以看到支架两侧均有腰型缓冲腔10的流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290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