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28627.6 | 申请日: | 201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96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宇根;朴贤珍;禹宗勋;林恩姃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63 | 分类号: | G02F1/13363;G02F1/1335;G02B5/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 设备 | ||
本申请要求享有2009年12月11日在韩国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09-0123492的权益,该申请在此被全部引入以供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LCD)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包括至少一个正C板的均匀直立螺旋(uniform standing helix,USH)模式液晶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已开发了具有轻重量、薄外型和低功耗的平板显示(FPD)设备。特别是,阴极射线管(CRT)已经被诸如液晶显示(LCD)设备之类的FPD设备所取代。
LCD设备利用液晶分子的光学各向异性和极化特性来产生图像。由于液晶分子的光学各向异性,入射在液晶分子上的光的折射取决于液晶分子的对准方向。液晶分子具有可以沿着特定方向对准的细长形状。液晶分子的对准方向可以通过施加电场来控制。因此,液晶分子的对准根据所施加的电场的方向而改变,由于光学各向异性,光沿着液晶分子的对准方向被折射,由此显示图像。
在各种类型的LCD设备之中,以矩阵形式设置薄膜晶体管(TFT)和像素电极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AM-LCD)设备因其高分辨率以及显示运动图像的优越质量,而成为最近研究的主题。LCD设备包括具有公共电极的滤色器基板、具有像素电极的阵列基板、和在滤色器基板和阵列基板之间插入的液晶层。在LCD设备中,液晶层由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的垂直电场来驱动。尽管LCD设备提供了优越的透射率和高孔径比,但由于LCD设备是由垂直电场驱动的,因此其视角狭窄。因此,已经开发了具有宽视角的各种其他类型的LCD设备,比如面内切换(IPS)模式LCD设备。
图1是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面内切换模式液晶显示设备的剖视图。在图1中,面内切换(IPS)模式液晶显示(LCD)设备包括彼此面对并且间隔开的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以及在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之间的液晶层3。液晶层3包括液晶分子5。在第一基板1上形成像素电极7和公共电极9。当将电压施加于像素电极7和公共电极9时,在像素电极7和公共电极9之间产生水平电场,以控制液晶分子5。
在关(OFF)状态中,在像素电极7和公共电极9之间没有产生电场,液晶分子5保持初始对准状态,使得IPS模式LCD设备显示黑色图像。在开(ON)状态中,在像素电极7和公共电极9之间产生水平电场,液晶分子5沿着水平电场重新对准,使得IPS模式LCD设备显示白色图像。
尽管IPS模式LCD设备在视角和响应速度方面具有优点,但是IPS模式LCD设备在对比度方面存在缺点。IPS模式LCD设备由于OFF状态中的漏光而具有低对比度。为了改善IPS模式LCD设备的低对比度,提出了垂直对准(VA)模式LCD设备。
图2是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垂直对准模式液晶显示设备的剖视图。在图2中,垂直对准(VA)模式液晶显示(LCD)设备包括彼此面对且间隔开的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以及在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之间的液晶层13。液晶层13包括液晶分子15。在第一基板11上形成具有狭缝18的像素电极17。此外,在第二基板12上形成至少一个突起20,在至少一个突起20以及第二基板12上形成公共电极19。当将电压施加于像素电极17和公共电极19时,在像素电极17和公共电极19之间产生垂直电场,以控制液晶分子15。
尽管VA模式LCD设备在对比度方面具有优点,但是VA模式LCD设备在视角方面存在缺点。因此,需要一种在对比度和视角方面都具有优点的LCD设备。
发明内容
据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设备,其基本上避免了由于现有技术的局限性和不足而引起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响应速度、视角和对比度方面具有优越特性的液晶显示设备。
本发明的附加的特点和优点,一部分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一部分根据本说明书将是明显的,或者可以通过实践本发明而被了解。可以通过在书面说明书及其权利要求书以及所附附图中具体指明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本发明的目的及其他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金显示有限公司,未经乐金显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286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