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按键开关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28116.4 | 申请日: | 201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145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2 |
发明(设计)人: | 黄先宇;李周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大星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3/14 | 分类号: | H01H13/14;H01H1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许方 |
地址: | 21410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按键 开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开关装置的发明。本发明可以更加具体的增强按键乃至推动(PUSH)式开关的操作性和耐久性。
背景技术
现在的汽车已经不仅是简单的交通手段,在给驾驶者提供更舒适的驾驶环境的同时需要提供各种附加的方便功能。因此,汽车都配备操控这种附加功能的各种开关。
汽车中需要双向运转的装置,比如车窗玻璃的升降需要对应车窗玻璃上下移动的翘板开关(see saw switch)或滑动开关(Sliding switch)。多种模式下选择单个操控模式时还使用旋钮开关(rotary switch)。
尤其是驾驶者周围附近会安装各种开关装置和便捷设施,因此需要这些开关装置的紧凑化,而且开关装置之间互不干扰是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同时老技术下的开关采取翘板或推动方式时需要轻触开关,如使用者施加过大压力会导致开关耐久性受到影响。不仅如此采用轻触开关结构时,汽车运行时微小的震动使操作者无法正确感知开关的操作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通过开关的简单结构增加耐久性,并传达优秀的操作感结构的按键开关装置。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按键开关装置,包括箱体,上述箱体内安装的可移动开关按键和与上述开关按键同时可移动的开关可移动终端部,固定在上述箱体内的开关固定终端部和安装在上述箱体内提供上述开关按键弹性的开关部;还包括与上述开关部进行电子连接并与外部电子设备进行连接的连接部,其中所述开关按键由开关凸起部与开关按钮配合设置构成。
优选地,所述可移动终端部中设置可移动终端贯通口,上述可移动终端贯通口相对应的位置有上述开关凸起部中的开关凸起部支架贯通口;上述可移动终端部的支架有贯通上述可移动终端贯通口及上述开关凸起部支架贯通口的支架主体,以及上述支架主体与可移动终端部侧截面配置的支架肋部和上述支架主体与上述开关凸起部侧截面配置的支架阻挡部。
优选地,上述支架主体的外围形成支架主体线条,上述可移动终端部贯通口内部形成与上述支架主体线条相对应的贯通口线条。
优选地,与上述开关凸起部的上述可移动终端弹性部相对应的位置中有制止上述可移动终端弹性部位置移动的可移动终端弹性部的安装部。
优选地,与上述开关凸起部的上述开关弹性部相对应的位置中有限制上述开关弹性部移动的开关弹性部的安装部。
优选地,上述开关弹性部包括线圈弹簧,在上述箱体的上述开关弹性部对应的位置上有贯通安装上述开关弹性部的导孔安装部,上述导孔安装部想对应的位置上的上述开关凸起部上有上述导孔安装部可以贯通的凸起部导向贯通口。
优选地,上述导孔安装部有两个以上。
本发明,即按键开关单元在上述结构下具有如下效果。
第一, 本发明下的按键开关单元通过开关凸起部和相对可移动结构的开关可移动终端部给操作人员传达更好的操作感,防止操作者过大施压下的开关损伤。
第二, 本发明下的按键开关单元通过导孔安装部等导向结构,使开关凸起部在箱体内的移动不会歪斜或扭曲。
第三, 本发明下的按键开关单元通过支架线条等结构,防止可移动终端部的位置变动,在频繁操作下也能确保产品的耐久性。
第四, 本发明通过附上的图纸为参考资料进行事例说明,不过这些仅仅是范例。具有本技术领域基本知识的人都可以从各种方面进行多样的变更及均等的其他事例。因此本发明真正的技术保护范围应根据发明登记请求范围的技术思想划定。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实际例子中按键开关单元的概略斜视图。
图2-本发明的实际例子中按键开关单元的概略正面图。
图3-本发明的实际例子中按键开关单元的概略分解斜视图。
图4-本发明的实际例子中按键开关单元的概略截面图。
图中:
10...按键开关单元 100...箱体
110...箱体主体 120...箱体孔槽
200..连接部 210...连接器主体
220...连接部线条 300...开关部
310...开关按钮 320...开关凸起部
330...开关可移动终端部 340...开关固定终端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大星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大星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281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管纵缝校正方法及其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通信塔远程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