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浓度碳氢化合物气体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27982.1 | 申请日: | 2010-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516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邹娟珍;姚炜;张豪杰;周洁;刘洋;眭艳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20 | 分类号: | B01J20/20;B01J20/32;B01D5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方易知识产权事务所 31121 | 代理人: | 唐莉莎 |
地址: | 2002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浓度 碳氢化合物 气体 吸附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用于气体净化技术领域的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是一种低浓度碳氢化合物气体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多的是工业排放的高浓度碳氢化合物的净化材料,然而碳氢化合物具有强烈刺激气味,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便会产生令人不适的感觉,长时间暴露在碳氢化合物污染空气中会引发癌变或引起其它严重疾病,因此研究适用于低浓度碳氢化合物的净化材料非常有意义。目前在空气净化器材和各种吸附装置中仍然大量地采用活性炭作为吸附剂,但活性炭因为造价高、使用周期短和难脱附等特点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一定限制。竹炭是竹材在高温、缺氧(或限制性地通入氧气)的条件下,使竹材受热分解(炭化)而得到的固体产物,具有造价便宜、孔径发达,且易恢复活性等特点。此外,经过纳米改性制得的竹炭微粒具有很好的抑菌、杀菌能力,因而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文献公开了一种“一种浸渍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其组成为:铜(Cu)2.5~12%,钾(K)2~10%,钠(Na)0.5~9%、碘(I)1~8%,氢氧根(OH-)2~13%,其制备方法是将上述组分按合适的比例配制成浸渍溶液,按照载体基炭水容量70~95%的溶液体积均匀地浸渍到活性炭上,在130~180℃的温度下,用可控制氧气量的空气流进行干燥、活化。但该发明制备的活性炭只表征了对苯的净化效率,未提到其它碳氢化合物。
另有文献公开了一种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去除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总挥发性有机物去除剂是由SDS2-50份,三聚磷酸钠2-50份,2,3,4,5,6-五羟基己醛2-50份,蒸馏水1000份。其制备方法是:在干净的容器中加入各溶液充分搅拌使其完全溶解、罐装既得上述的去除剂。但该发明制备的去除剂只适用于室内装修造成的总挥发性有机物超标的场所。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低浓度碳氢化合物治理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低浓度碳氢化合物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所得吸附剂对低浓度碳氢化合物转化吸附率高、且本发明吸附剂制备成本低于现有技术,制备工艺简单,适用于各种需净化低浓度碳氢化合物的场所,包括刚装修的新房、地下车库和道路隧道等。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浓度碳氢化合物气体吸附剂,其特征在于,以竹炭为载体,负载含有钼的金属氧化物;其中质量百分比为:95~98%的竹炭、2~5%的氧化钼、0~3%的氧化铁;或氧化锌;或氧化锌和氧化铁,其质量比为1-3∶1-2。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浓度碳氢化合物气体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第一步配置0.05~0.25mol/l的氧化改性剂混合溶液,将竹炭浸渍于该混合溶液中在40±5℃下超声处理15~30分钟,取出放入烘箱干燥1~2小时;
第二步配置含有钼;或含有钼和铁;或含有钼和锌;或含有钼和铁和锌金属的混合盐溶液,将干燥好的竹炭浸渍于混合盐溶液中,水浴加热到50~70℃时搅拌缓慢加入0.05~0.25mol/l无机氨溶液使之PH值达到8.5~9.5,保持15~30分钟;将负载好金属氧化物的竹炭放入真空烘箱中200℃温度下保持1~2小时。
所述的氧化改性剂混合溶液为低浓度硝酸、过硫酸铵和次氯酸的混合溶液,它们摩尔质量比为1∶1∶1。
所述的混合盐溶液可以是氯化钼;或氯化钼和氯化铁,其质量比为3-2∶1;或氯化钼和氯化锌,其质量比为3∶1;或氯化钼和氯化铁和氯化锌,其质量比为10∶1-5∶1的盐溶液。
所述的无机氨溶液为碳酸氨、碳酸氢氨的混合溶液,其摩尔质量比为1∶0.5~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案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本发明以未经活化的竹炭为对比吸附剂,原料气为5ppm的70%的丙烷和30%的丙烯混和气,其余为空气,空速为13000h-1,在常温常压条件下,2.5G竹炭最高净化效率为45%。
实施例1
称取0.32g50%的硝酸、0.58g98%的过硫酸铵和0.13g98%的次氯酸混合于25ml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配制成氧化改性剂混合溶液;称取2.5g的颗粒状竹炭浸渍于该溶液中在40℃下超声处理15分钟,取出放入烘箱干燥2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279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