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松茸的加工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27823.1 | 申请日: | 2010-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50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 发明(设计)人: | 唐家碧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家碧 |
| 主分类号: | A23B7/00 | 分类号: | A23B7/00;A23B7/15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00714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松茸的加工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食用菌保藏方法有罐藏、干燥、冷冻等。在一般的罐藏加工中,原料经预煮后,多采用先排气、封罐,再高温杀菌消毒的顺序,其加工条件要求较高,对已封口的罐装物进行杀菌要较高的温度,并要求保持较长的杀菌时间,相应对设备也有一定的要求,这种方法容易导致组织软烂,并破坏其营养物质,同时还增加了加工成本。
松茸是一种含有多种维生素、钙、磷、铁、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的菌类,主要用于出口,因此需要一种保藏方法来保持其新鲜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鲜松茸的加工保藏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松茸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洗净的鲜松茸放入内装沸水的蒸气锅内,开锅煮沸15分钟捞出,凉至20~30℃,再放入清水池浸泡20~36小时后捞出分级装罐,每罐重5000克,在每罐中加入0.5克柠檬酸并控制pH值为5.5,注满清水后吊入杀菌锅内,待升温至100℃开始计时,于103~107℃间保持60分钟,然后卸出放于水平的地面,将已开60分钟的沸水注入罐内至溢出,立即用封口器封住,最后把封口的罐子放入凉水中至常温。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由于装罐后采用先杀菌,后排气封罐的方式,可以使蒸汽充分地进入罐内,尽快达到杀菌效果;
2、杀菌时温度可控制在最低水平,有利于保持产品的风味及营养成分;
3、加工所需的设备简单,易于操作,在较少投资的情况下就可以组织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松茸的加工方法,首先把未有腐烂变质、生虫的鲜松茸挑出来,削去根部泥土,然后用清洁的水刷洗,最好用流动水,以尽量洗去原料表面附着的微生物。
第二步是予煮:将洗净的鲜松茸放入蒸气锅的沸水内,开锅沸煮15分钟,予煮时间过短,不能达到软化组织、破坏酶活性、排除鲜松茸组织中的空气以及杀灭部分附着微生物的目的,起不到稳定色泽、脱除部分水分的作用,如果予煮时间过长,将破坏松茸的组织结构和各种有效成分。
第三步是漂洗:把予煮好的松茸捞出凉至20~30℃,再放到有流动水的水池中漂20~36小时,漂去杂质及松茸中的空气,浸漂过程中应用铁丝网压住松茸使其不浮出水面。
第四步是分级装罐:把漂好的松茸捞出按出口要求分级,然后过磅装罐,每罐固形物重5000克。
第五步是杀菌:装罐后的松茸中,每罐加入0.5克的柠檬酸,控制pH值为5.5,加酸的作用是在可以保持松茸风味的前提下缩短杀菌时间,再向罐内注满过滤清水,此时就可将灌装松茸上杀菌架,吊入杀菌锅内,待温度升至100℃时开始计时60分钟即可,在杀菌时间内温度应保持在103~107℃。因松茸结构特殊,若杀菌时间过长,容易引起组织软烂,并破坏其中的营养物质,所以在能保证杀菌效果的前提下,应尽量缩短杀菌时间。
第六步是封罐:把杀菌后的灌装松茸卸出杀菌锅,放到用水平仪量过的平地或板上,每罐再加入0.5克柠檬酸,使pH值保持在4.5,然后向罐内注入已开60分钟并正在沸腾的开水至溢出,水面应高出罐口3毫米,以保证罐内空气排净;立即用封口器封口,迅速把罐放到准备好的凉水池中降至常温即可入库保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家碧,未经唐家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278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