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芩药材栽培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27696.5 | 申请日: | 2010-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4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 发明(设计)人: | 冯全君;陈国华;许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全君 |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24300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芩 药材 栽培 方法 | ||
1.一种黄芩药材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技术环节:
1)林药间种:
杏树的栽植按照每隔单行或双行留出5~8米的间隔带,在间隔带中心距离杏树主干0.8~1.2米为黄芩栽植带;
2)扦插育苗:
①插穗剪取:剪取黄芩生长健壮的半木质化枝条9~11厘米长作插穗,留2~3对叶芽,节下留0.4~0.6厘米的茎段,叶片剪去一半,基部用利刃削平;
②药剂处理:剪好后需进行插条消毒和生根剂处理,将插穗下部1~1.5厘米部分在生根剂中蘸3~5秒;
③插穗扦插:在阴天、晴天上午10点之前或者下午4时以后扦插,每个插穗在插穗整理和药剂处理后马上扦插在苗床上,每亩扦插20~30万株,扦插时叶片不要互相遮挡阳光,扦插完成后进浇水和喷施农用硫酸链霉素进行插条杀毒,最后再盖上薄膜,在早或晚浇水,保持苗床湿度,40~50天培育出可移栽的黄芩苗。
3)栽培管理:
①在杏树林间隔带中的黄芩栽植带移栽黄芩苗,行距18~25厘米、株距8~12厘米,
②基肥:绿肥和厩肥按1∶0.8~1.2的重量比例进行堆沤制成,亩施1000~1200公斤;
③追肥:每年的6月上旬,开沟施氮、磷复合肥,其中氮元素有效成分5~10公斤,磷元素成分5~10公斤;
④叶面肥:在每年的6月份黄芩未“抽穗”之前,每亩喷0.4~0.6%磷酸二氢钾溶液40~60公斤,分两次喷施,相隔8~12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芩药材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
1)林药间种:
杏树的栽植按照每隔单行或双行留出6~7米的间隔带,在间隔带中心距离杏树主干1米为黄芩栽植带;
2)扦插育苗:
①插穗剪取:剪取黄芩生长健壮的半木质化枝条10厘米长作插穗,留2~3对叶芽,节下留0.5厘米的茎段,叶片剪去一半,基部用利刃削平;
②药剂处理:剪好后需进行插条消毒和生根剂处理,将插穗下部1~1.5厘米部分在生根剂中蘸3~5秒;
③插穗扦插:在阴天、晴天上午10点之前或者下午4时以后扦插,每个插穗在插穗整理和药剂处理后马上扦插在苗床上,每亩扦插25~27万株,扦插时叶片不要互相遮挡阳光,扦插完成后进浇水和喷施农用硫酸链霉素进行插条杀毒,最后再盖上薄膜,在早或晚浇水,保持苗床湿度,40~50天培育出可移栽的黄芩苗。
3)栽培管理:
①在杏树林间隔带中的黄芩栽植带移栽黄芩苗,行距20厘米、株距10厘米;
②基肥:绿肥和厩肥按1∶1的重量比例进行堆沤制成,亩施1100公斤;
③追肥:每年的6月上旬,开沟施氮、磷复合肥,其中氮元素有效成分7~8公斤,磷元素成分7~8公斤;
④叶面肥:在每年的6月份黄芩未“抽穗”之前,每亩喷0.5%磷酸二氢钾溶液50公斤,分两次喷施,相隔10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全君,未经冯全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2769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针菇免袋栽培和阳畦芽苗菜式出菇方法
- 下一篇:秸草自动造绳结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