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污泥混合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27321.9 | 申请日: | 201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40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潘志平;卢东昱;魏巍;孔荟;马孝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恩菲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4 | 分类号: | C02F1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宋合成 |
地址: | 10003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泥 混合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污泥混合设备。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领域,在对污泥进行脱水前,为了提高污泥的脱水效果,需要投加一些药剂来对污泥进行絮凝,使污水中的悬浮物沉淀变成污泥。而药剂与污泥的混合搅拌程度将直接影响到污泥的絮凝及后续脱水效果。
传统的污泥与药剂的混合设备为污泥调理池,通常为方形池体,污泥和药剂从池体底部进入池子内,需要通过搅拌装置进行搅拌,搅拌速度不可调节,并通过池体顶部的出泥口排出。其中,出泥口的高度固定,因此,即使药剂和污泥混合的剂量不同时,在调理池内混合后都在同样的高度被排出,污泥在调理池内的反应时间都相同,从而不能根据药剂和污泥的量来确定反应时间,因而不能保证药剂与污泥的充分反应。
另外,由于需要搅拌装置进行搅拌,能耗大,又由于搅拌速度不可调,絮凝后的污泥很容易又被破碎,因此使得污泥絮凝不彻底,混合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污泥混合设备,所述污泥混合设备可调节药剂和污泥的反应容积和反应时间,使得药剂与污泥可充分混合反应,从而使污水中污泥的絮凝更彻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污泥混合设备,包括:混合容器,所述混合容器在侧壁上邻近底端的位置处设有进泥口且在侧壁上邻近顶端的位置处设有用于排出污泥的出泥口,其中所述出泥口的高度可调;加药管,所述加药管将药剂送入所述混合容器中;以及进泥管,所述进泥管与所述进泥口相连用于将待处理污泥送入所述混合容器内。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污泥混合设备,出泥口高度可调,从而可调节药剂与污泥在混合容器内的反应容积,进而调节反应时间,由此使得药剂与污泥得以充分反应以达到更好的絮凝效果。
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污泥混合设备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混合容器的侧壁上设有从顶端朝向底端延伸且用作出泥口的溢流槽,在所述溢流槽内设有用于调节出泥口高度的溢流插板。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污泥混合设备进一步包括出泥槽,所述出泥槽设在所述混合容器的外侧壁上用于接纳从溢流槽排出的污泥。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污泥混合设备进一步包括出泥管,所述出泥管与所述出泥槽连通以从出泥槽内排出污泥。
在本发明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混合容器为倒截锥状。
可选地,所述混合容器为倒截圆锥状。
所述进泥口的开口方向偏离混合容器的轴向中心线。
优选地,所述进泥口的开口方向为混合容器的切线方向。
所述混合容器在底端附近设有加药口,所述加药管与所述加药口相连将药剂送入所述混合容器中。
可选地,所述加药口形成在所述进泥管上。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污泥混合设备,由于混合容器为横截面积从顶端到底端逐渐减小的倒截锥状,因此带有一定压力的污泥在进入混合容器后可产生向上的变流速旋转流,且旋流向上时流速逐渐减慢,有助于污泥和药剂的搅拌混合,从而利于污泥的絮凝,且不会破坏已形成的絮凝体,另外,可节省用于污泥和药剂的搅拌设备。进一步地,当污泥沿切线方向进入混合容器中时速度更快,碰撞更强烈,旋流向上时更易与药剂进行混合,从而絮凝效果更好。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污泥混合设备,改变传统污泥调理池的固定的出泥方式,使污泥与药剂达到更好的混合效果,然后调节后的污泥进入到脱水机中进一步降低污泥含水率。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污泥混合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污泥混合设备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污泥混合设备的侧视图;以及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污泥混合设备的示意图,其中加药口形成在混合容器的底端面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恩菲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恩菲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273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