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孔材料基体和复合相变蓄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27277.1 | 申请日: | 201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614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曾令可;付英;王慧;程小苏;刘平安;刘艳春;高富强;刘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1/08 | 分类号: | C22C1/08;C04B38/00;C09K5/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裘晖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 材料 基体 复合 相变 蓄热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多孔材料基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含钙原料和含硅原料按摩尔比Ca∶Si=1∶0.4~1称料混合,按原料总重量的20~40倍添加水,搅拌并在180~320℃下保温4~12h,得到多孔材料料浆;
(2)待上述料浆冷却后,添加0%~5%的纳米金属粉,经干燥、成型后即制得多孔材料基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材料基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钙原料为工业废电石渣、氢氧化钙或氧化钙;所述含硅原料为硅灰、硅粉、水玻璃或硅胶;所述纳米金属粉为纳米铜粉、纳米铁粉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孔材料基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钙原料还进行如下预处理:在600~800℃下煅烧1~2h,冷却到室温,机械破碎,过200目筛,将得到的含钙原料粉末加入60~85℃去离子水消解,电动强力搅拌10~30min,密封陈化1~3d。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材料基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方法为自然干燥成型或抽滤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方法制得的多孔材料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内部是由纤维缠绕而成的二次粒子紧密堆积而成,二次粒子内部是稀疏的纤维纵横交织分布,二次粒子内部被分割成更小的空间,在二次粒子的外部纤维较为密集,形成紧密坚实的外壳;部分纤维外延生长,形成伸向外壳的尖刺,所述二次粒子又互相交织形成无数微米级或纳米级的空隙;孔径分布曲线呈双峰状,基体内部存在大量分布在0.1μm~25μm范围内的空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孔材料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材料基体的密度为0.15g·cm-3~0.168g·cm-3,显气孔率为90%~96%。
7.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方法制得的多孔材料基体制备复合相变蓄热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足量的无机盐相变材料同多孔材料基体一起移入高温设备,在高于无机盐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的氛围内浸渗,使相变材料浸渗入多孔材料基体的孔道内;
或者先将足量的无机盐相变材料升温至完全熔融,立即将多孔材料基体浸入其中,使相变材料浸渗入多孔材料基体的孔道内;
(2)完成熔融浸渗程序后,停炉冷却至室温,待试样出炉后对其进行去盐处理,即得复合相变蓄热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复合相变蓄热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盐相变材料为硫酸钾、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钠和氯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制备复合相变蓄热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渗温度比无机盐相变温度高30℃~50℃,浸渗时间为10min~30min。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或9所述的方法制备的复合相变蓄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盐相变材料占复合相变蓄热材料的质量分数为80%~9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2727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合一无线系统及其方法
- 下一篇:负载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