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粳稻弱势籽粒充实度和垩白性状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26877.6 | 申请日: | 2010-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79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赵全志;吕强;杜彦修;张静;李俊周;彭廷;路桥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59/26 | 分类号: | A01N59/26;A01N43/12;A01N37/10;A01N43/653;A01P21/00;A01P3/00;C05G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粳稻 弱势 籽粒 充实 性状 调节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粳稻植物生长改良剂,更具体地涉及粳稻弱势籽粒充实度和垩白性状调节剂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全国有60%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是水稻生产永恒的主题。稳定单位面积上的适宜穗数、提高实粒数和粒重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基本途径。影响实粒数的主要因素是空秕粒,重点是籽粒不饱满的秕粒,就是灌浆不充分、粒重低的不完善籽粒(青米和死米),这些不完善籽粒所占比例高不仅严重影响产量,而且外观品质特别是垩白品质很差,基本没有商品利用价值。因此,减少不完善粒率(不完善籽粒所占比例)是提高单位水稻面积产量、改善稻米品质的重要调控目标。
遗传改良不完善粒率和垩白性状是重要技术途径,但不完善粒率和垩白的形成受环境条件和植株自身生理活性影响很大,通过遗传育种途径改良不仅周期长、效果差,而且难度很大。传统的栽培措施,如增施穗肥、节水灌溉等措施虽有一定的作用但生产实践中的效果不明显。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具有与内源激素相似的生理活性或能影响内源激素合成、运输、代谢或生理作用的化合物,因其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显著而受到科研工作者的重视。围绕水稻籽粒充实度的化学调控,国内外开展了大量研究,通过喷施生长素IAA(杨建昌,2002)、ABA(杨建昌,1995;王志琴等,2004;柏新村等,1989;赵步洪,2004;刘奇华等,2006)、细胞分裂素(孙建峰,2007;彭建伟,2003;蔡永萍,1996)、GA(殷国平,2008;王志琴等,2004;杨建昌,1995;黄升谋等,2006)、乙烯(赵步洪,2006)、多胺(王志琴等,2007)、6BA(李国锋等,2000)。但这些生长调节剂基本上是进行科研试验研究所用,同时由于主要是单一类激素,加上各种研究手段的限制,研究结果差别很大,至今所取得研究进展不大,在生产中基本没有推广应用。肖浪涛发明了一种专门针对早籼稻籽粒充实度生长调节剂(CN101755839A)、垩白改良剂(CN100409746C),并建立了一种早籼稻的垩白改良栽培技术(CN101743870A)。但目前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针对籼稻的籽粒充实度进行调节,针对粳稻的弱势籽粒充实度、垩白性状和抗病性同时进行调控的植物生长物质调节剂组合物尚未见报道。
众所周知,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但调节剂的组合物种类以及组分、浓度、剂量不同,加上喷施时期、部位不同,其作用效果差异悬殊甚至截然相反。因此,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组合种类在生产中不易掌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使粳稻弱势籽粒充实度高、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低、见效快、成本低且安全、无污染的调节剂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粳稻弱势籽粒充实度和垩白性状调节剂组合物的生产方法。
一种粳稻弱势籽粒充实度和垩白性状调节剂,该调节剂含有赤霉素、萘乙酸、磷酸二氢钾、粉锈宁、溶剂和乳化剂。
所述的调节剂,其特征在于,其组分含量以重量计如下:
赤霉素 0.2-1.0%
萘乙酸 0.3-1.2%
磷酸二氢钾 5.0-20.0%
粉锈宁 0.3-1.5%
溶剂 5.0-15.0%
乳化剂 0.01-0.5%。
所述的调节剂,其组分含量以重量计如下:
赤霉素 0.3%
萘乙酸 0.6%
磷酸二氢钾 18.0%
粉锈宁 6.0%
溶剂 10.0%
乳化剂 0.3%。
所述的调节剂,所述的溶剂是选自丙酮或乙醇或丙酮和乙醇的混合物。
所述的调节剂,所述的溶剂是95%的乙醇。
所述的调节剂,所述的乳化剂选自吐温20或吐温80或吐温20和吐温80的混合物。
所述的调节剂,所述的乳化剂是吐温80。
一种粳稻弱势籽粒充实度和垩白性状调节剂的制备方法,以制备1升所述调节剂为例,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以重量计称取分析纯赤霉素3克加入95%的乙醇5毫升,搅拌充分溶解后加入5毫升水,混合制成赤霉素溶液;
其次,以重量计称取分析纯萘乙酸6克加入95%的乙醇5毫升,搅拌充分溶解后加入5毫升水,混合制成萘乙酸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农业大学,未经河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268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功率调整的方法及终端
- 下一篇:不锈钢产品、所述产品的用途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