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备无线网卡功能的移动终端及其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25550.7 | 申请日: | 201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579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8/02 | 分类号: | H04W88/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8 | 代理人: | 杨宏 |
地址: | 516001 广东省惠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备 无线 网卡 功能 移动 终端 及其 实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备无线网卡功能的移动终端及其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移动终端,如手机、MID(移动互联网设备)等,很多都配置了wifi设备,可以利用wifi无线上网。此外,无线路由器也成为家庭等场所常用的配置,现有PC利用无线路由器上网时,需要另行配置无线网卡,用户需要支付额外的成本。
而如何利用移动终端的wifi设备实现PC无线网卡的功能,是现有技术尚未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无线网卡功能的移动终端及其实现方法,旨在解决将移动终端的wifi设备实现PC无线网卡功能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移动终端实现无线网卡功能的方法,所述的移动终端包括wifi设备,所述的方法包括:
A、移动终端向PC上报虚拟无线网卡ID;
B、所述PC根据所述虚拟无线网卡ID识别所述移动终端为无线网卡设备,加载无线网卡驱动。
更具体的,其中步骤A之前还包括:
A01、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PC通过USB数据线连接。
更具体的,其中步骤A01之前还包括:
A02、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将其wifi设备切换成PC的虚拟无线网卡的控制指令。
更具体的,其中所述虚拟无线网卡ID是虚拟无线网卡VID和PID,步骤A具体包括:
A1、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所述PC发送的查询VID和PID指令;
A2、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查询VID和PID指令,向所述PC上报所述虚拟无线网卡VID和PID。
更具体的,其中步骤B具体包括:
B1、所述PC根据虚拟无线网卡VID和PID识别所述移动终端为无线网卡设备,将所述移动终端设置成无线网卡设备,加载所述无线网卡驱动。
更具体的,所述移动终端为移动通信终端或者移动互联网设备MID。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具备无线网卡功能的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wifi设备,其还包括存储器、控制指令接收模块和无线网卡功能控制模块,其中:
所述控制指令接收模块用来接收将wifi设备切换成PC的虚拟无线网卡的控制指令,并将所述控制指令传输到所述无线网卡功能控制模块;
所述无线网卡功能控制模块用来从所述存储器中读取虚拟无线网卡ID,将所读取的虚拟无线网卡ID上报给PC;
所述存储器用来存储所述虚拟无线网卡ID。
更具体的,所述将wifi设备切换成PC的虚拟无线网卡的控制指令是用户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功能菜单输入的。更具体的,所述虚拟无线网卡ID用来供所述PC将所述移动终端识别成无线网卡设备。
更具体的,所述虚拟无线网卡ID是虚拟无线网卡VID和PID,所述控制指令接收模块还用来接收所述PC发送的查询所述移动终端VID和PID的控制指令,将所述控制指令传输到所述无线网卡功能控制模块,所述无线网卡功能控制模块用来将所述虚拟无线网卡VID和PID传输到所述PC。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具备无线网卡功能的移动终端及其实现方法,在移动终端与PC通过USB连接之后,移动终端向PC上报约定的虚拟无线网卡ID(身份标识符),PC根据移动终端上报的虚拟无线网卡ID识别通过USB接口外接的移动终端为无线网卡设备,将移动终端的wifi设备虚拟成PC的无线网卡,并加载无线网卡驱动,PC利用移动终端的wifi设备实现上网功能。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使得用户可以将移动终端的wifi设备作为PC的无线网卡使用,不再需要为PC另行配置无线网卡,节省了用户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与PC通过USB数据线连接的过程;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PC将移动终端设置为USB网卡设备的具体流程。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移动终端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在移动终端与PC通过USB连接之后,移动终端向PC上报约定的虚拟无线网卡ID,PC根据移动终端上报的虚拟无线网卡ID识别通过USB接口外接的移动终端为无线网卡设备,将移动终端的wifi设备虚拟成PC的无线网卡,并加载无线网卡驱动,PC利用移动终端的wifi设备实现上网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255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出线柜
- 下一篇:一种OLED分划板及其制作方法和反射式瞄准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