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推移动式预制构件对桥梁支撑架进行加载试验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524886.1 | 申请日: | 2010-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30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 发明(设计)人: | 王平;杨德志;赵海莲;董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 地址: | 43008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预制构件 桥梁 支撑架 进行 加载 试验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桥梁支撑架进行加载试验的方法。
背景技术
桥梁支撑架加载预压试验是用以检验地基承载力和变形以及消除支撑架的非弹性变形的问题,克服支撑架因安装过程中产生变形的不利影响,加载量是桥梁钢筋砼结构自重的1.2倍,如图1“标准段横断面桥梁钢筋砼结构自重线性荷载分布图”所示,实际加载的荷载为图1中标明的荷载乘以1.2系数,荷载值较大,一般为15.5kN/m2~36.8kN/m2即1.55t/m2~3.68t/m2。
对桥梁支撑架进行加载试验的方法,传统方法采用砂袋对桥梁支撑架进行加载试验,传统砂袋预压桥梁支撑架存在的问题如下:
1)雨天砂袋吸水产生超载(加载材料砂的吸水率包含自身材料吸水和空隙中含水量,约20%左右,)引起垮塌重大安全事故。
2)计量不准确,加载试验不规范,安全隐患大;砂袋的吊带易断裂,不安全;因砂袋计量不准确和难以准确模拟桥梁实际荷载的大小分布情况,从而导致桥梁在浇筑砼过程中,桥梁支撑架承受不了桥梁自重和施工荷载,导致桥梁支撑架垮塌。
3)占道影响交通:传统砂袋加载的试验方法中,砂袋上桥必须采用大型吊车,并且,需在桥两侧占道施工,严重影响交通,造成交通更加拥堵。
4)工期长;砂比重小(1.45t/m3),吊的钩数多,并占道施工,工期长。对一跨30米跨的桥梁支撑架进行加载试验的加载工期为15天。
5)砂袋重复使用率低。不符合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节能环保的政策,并且砂袋加载需占道,不符合和谐建设及环境友好的要求。
桥梁支撑架预压试验的可靠性是桥梁安全建设的重要前提之一。桥梁支撑架(脚手架)的加载试验原本是用于检验地基和支撑架的安全性,以保证浇注箱形梁砼时不发生垮塌安全事故。
能否有更好的试验方法替代传统的试验方法以解决这些问题?既可以减少因以上原因导致桥梁支撑架的垮塌事故、减少人员伤亡、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又可以在城市市政建设过程中体现和谐建设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推移动式预制构件对桥梁支撑架进行加载试验的方法,该方法可靠性和安全性好,试验计量标准化、荷载模拟的准确性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手推移动式预制构件对桥梁支撑架进行加载试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1)先在桥梁支撑架1上的箱梁模板2上安放加载专用模板3;
2)在加载专用模板3上沿桥梁支撑架1的纵向安装多个轨道4(所述多个轨道为7-22个轨道),轨道4用卡具固定在加载专用模板3上,相邻轨道之间由专用连接件连接,相邻轨道之间的间距大于预制构件长度10~1000mm;
3)在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上安放若干台门形吊6,在第三轨道与第四轨道上安放若干台门形吊6,在第五轨道与第六轨道上安放若干台门形吊6,依此类推;
在桥梁支撑架1的端头,用25t吨汽车吊将预制构件5吊运到设有门形吊6的轨道间摆放,由门形吊将预制构件5吊起,手推动门形吊进行预制构件5的水平运输,到达所需位置后放下,进行第一层部分预制构件的吊放;
4)完成步骤3)后,在桥梁支撑架1的端头,用25t吨汽车吊移动门形吊,在第二轨道与第三轨道上安放2台门形吊6,在第四轨道与第五轨道上安放2台门形吊6,在第六轨道与第七轨道上安放2台门形吊6,依此类推;
在桥梁支撑架1的端头,用25t吨汽车吊将预制构件5吊运到设有门形吊6的轨道间摆放,由门形吊将预制构件5吊起,手推动门形吊进行预制构件5的水平运输,到达所需位置后放下,进行第一层另一部分预制构件的吊放;
完成本步骤第一层预制构件的吊放后,对桥梁支撑架进行加载试验检测,满足要求后,再在本步骤的第一层预制构件上加载第二层预制构件;
5)完成步骤4)后,在桥梁支撑架1的端头,用25t吨汽车吊移动门形吊,在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上安放若干台门形吊6,在第三轨道与第四轨道上安放若干台门形吊6,在第五轨道与第六轨道上安放若干台门形吊6,依此类推;
在桥梁支撑架1的端头,用25t吨汽车吊将预制构件5吊运到设有门形吊6的轨道间第一层预制构件上摆放,由门形吊将预制构件5吊起,手推动门形吊进行预制构件5的水平运输,到达所需位置后放下,进行第二层另一部分预制构件的吊放;
6)第二层预制构件加载完毕后,对桥梁支撑架进行加载试验检测(加载量按国家标准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248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提高太阳能充电效率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绕管式换热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