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焦镜头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23453.4 | 申请日: | 2010-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55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 发明(设计)人: | 黄海若;彭芳英;王圣安;柳晓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15/16 | 分类号: | G02B15/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变焦镜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焦镜头。
背景技术
随着数码相机或数码摄像机的逐渐普及,人们对摄像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使用者不仅希望数码相机具有较高的变焦倍率,而且希望数码相机的体积更加的轻薄短小。但是现在的高变焦倍率的镜头内部需要给各镜群预留一定的空间,以利于各镜群移动进行变焦,因此厚度一般比较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厚度薄且变焦倍率高的变焦镜头。
一种变焦镜头,沿其光轴方向从物端到像端依次包括一个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一个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一个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一个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所述第一透镜组、第二透镜组、第三透镜组及第四透镜组在变焦过程中都能够沿光轴方向移动,以实现变焦。所述变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0.15<L3/Lt<-0.35
其中,L3为所述变焦镜头从广角端到望远端的变焦过程中,所述第三透镜组在光轴上的移动矢量,且所述第三透镜组从物端到像端的移动矢量为正值,从像端到物端的移动矢量为负值;Lt为所述变焦镜头在望远端时沿光轴方向的总长度。
本发明的变焦镜头,不仅可具有较高的变焦倍率,而且在光轴方向的厚度被大大减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变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变焦镜头处于广角端时的球面像差图。
图3为图1的变焦镜头处于广角端时的场曲图。
图4为图1的变焦镜头处于广角端时的畸变图。
图5为图1的变焦镜头处于望远端时的球面像差图。
图6为图1的变焦镜头处于望远端时的场曲图。
图7为图1的变焦镜头处于望远端时的畸变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变焦镜头100
第一透镜组 10
第一透镜 11
第一物侧表面 S1
第一像侧表面 S2
第二透镜 12
第二物侧表面 S3
第二像侧表面 S4
第二透镜组 20
第三透镜 21
第三物侧表面 S5
第三像侧表面 S6
第四透镜 22
第四物侧表面 S7
第四像侧表面 S8
第五透镜 23
第五物侧表面 S9
第五像侧表面 S10
第三透镜组 30
第六透镜 31
第六物侧表面 S11
第六像侧表面 S12
第七透镜 32
第七物侧表面 S13
第七像侧表面 S14
第四透镜组 40
第八透镜 41
第八物侧表面 S15
第八像侧表面 S16
影像感测器 50
成像面 51
滤光片 60
第九物侧表面 S17
第九像侧表面 S18
保护玻璃 70
第十物侧表面 S19
第十像侧表面 S20
光阑 8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其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变焦镜头100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变焦镜头100包括沿其光轴方向从物端到像端依序排列的一个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10、一个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20、一个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30、一个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40及一影像感测器50。所述影像感测器50包括一个成像面51。取像时,光线经过第一透镜组10、第二透镜组20、第三透镜组30、第四透镜组40,而成像于影像感测器50的成像面51上,而获得清晰成像,其中影像感测器50为CCD(Charge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或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Semiconductor,互补式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234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