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态冷却流体热交换室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22845.9 | 申请日: | 201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557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安;陈怡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态 冷却 流体 热交换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使用冷却流体的散热模块,尤其是指一种利用一流阻部使入口管路在进入腔体时流道变小,用来提高散热装置之前的流阻,使该冷却流体得以均匀地流经该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服务器等大型电脑设备运作时,散热不良而使设备故障的问题,是目前各界亟欲解决的议题,除此之外,以典型资料中心的服务器在运算所使用的电力为例,通常散热系统需要消耗相当于一倍的电力,因此当服务器高密度集中于云端资料中心,机房甚至需要高达两倍的额外散热系统。由此可见,云端高密度服务器若未妥善处理散热问题,将造成服务器工作不稳定甚至无法运转、耗费能源、机房无法维持维运品质、增加机房管理成本等议题。
在处理散热的方式中,使用液态冷却流体热交换室即为现有的一种作法,一般现有的液态冷却流体热交换室,利用冷却流体注入后,流经其中的散热装置,进行热交换来将热量带走,以此降低系统热量。但当冷却流体注入现有的液态冷却流体热交换室时,由于冷却流体流速较快,冷却流体往往集中在液态冷却流体热交换室的流道的中央部份,而非均匀流经整个液态冷却流体热交换室,此状况使得液态冷却流体热交换室中的散热装置无法完全被使用,而造成散热效率较低的情形。
因此目前亟需一种可使该冷却流体于热交换室内均匀分布的液态冷却流体热交换室来解决现有技术所产生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一种液态冷却流体热交换室,其利用一流阻部来增加流阻,使该冷却流体于该容置空间内能均匀分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液态冷却流体热交换室,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壳体,具有一腔体,该壳体包含一入口管路及一出口管路,该入口管路用以提供一冷却流体进入该腔体,该出口管路用以提供该冷却流体流出该腔体,该冷却流体沿一流动方向流经该腔体;
一散热装置,其设置于该腔体;以及
一流阻部,其设置于腔体,且设置在该散热装置与该入口管路之间,该流阻部使该入口管路在进入腔体时流道变小。
其中:该出口管路的口径大于该入口管路的口径。
其中:该流阻部包含复数个凸部。
其中:每两相邻的凸部之间形成一流道。
其中:这些流道包含一渐缩流道与一渐开流道。
其中:该散热装置包含一板体以及形成于该板体上的复数个散热鳍片。
其中:该壳体更包含一底件,该底件与一发热源热接触,该散热装置与该底件热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冷却流体在流经散热装置之前时可减慢该冷却流体的速度,该冷却流体得以于该腔体中分布均匀,或是更进一步地调整障碍物形状来增加流阻,以加强该流阻部的效果,使用本发明的液态冷却流体热交换室,可使该冷却流体得以均匀地流经该散热装置,提升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液态冷却流体热交换室的侧视示意图;
图2A是本发明的流阻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2B是本发明的流阻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2C是本发明的流阻的第二实施例的俯视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0-冷却流体;00-流动方向;1-壳体;10-腔体;11-入口管路;12-出口管路;13-底件;2-散热装置;20-板体;21-散热鳍片;3-流阻部;30-凸部;300-第一斜面;301-第二斜面;302-渐缩流道;303-渐开流道;4-发热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贵审查委员能对本发明的特征、目的及功能有更进一步的认知与了解,下文特将本发明的系统的相关细部结构以及设计的理念原由进行说明,以使得审查委员可以了解本发明的特点,详细说明陈述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228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