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隔离开关防发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22591.0 | 申请日: | 201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443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杨德庆;蒋延磊;赵建军;钱泽文;凌现章;王佳佳;王振方;王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电力公司平顶山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1/02 | 分类号: | H01H31/02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季发军 |
地址: | 467001***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离 开关 发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设备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隔离开关防发热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公知的技术中,电力设备的异常发热是多年来困扰电力工作者的难题。传统的测温技术很难对电力设备低温异常发热进行监控,特别是户外电力设备发热更不易发现、测量,因而容易导致电力设备烧损以至危及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高精度的红外非接触测温技术在电力系统普及、应用,为我们科学细致地研究电力设备异常发热提供可能。根据近几年的检测情况,变电设备的异常发热随着月售电量、月最大负荷的高低而变化,平常不发热的设备会在迎峰度夏大负荷售电量的月份突发性地发热,并且在7、8、9月变电设备发热频次(次/台)占全年的73%左右;在变电设备中,隔离开关导电回路发热占总发热设备总次数的60%以上,发热部位主要是隔离开关的中间触头和两端的引流线夹发热。所述红外非接触测温技术虽然对检测和研究发热现象提供了可能,但是截止目前,对避免这些设备的过度发热仍没有寻求到较好的解决办法,仍然严重制约着高峰期的正常供电和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满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解决隔离开关因发热温度过高而影响正常供电的问题,而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安全可靠的隔离开关防发热装置。
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装置由分流短接线和2~4个分流线固定环组成,所述分流短接线的两端设有接引线夹。
所述分流线固定环为钳形结构,具有一对相互扣合的绝缘弧形支架,两绝缘弧形支架的一端铰接连接,另一端相互触接,两绝缘弧形支架的触接部位均为弧状,两支架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和分流线绝缘托板,支架的下部连接有拆装操作短柄,该操作短柄上设有销钉。
按照上述方案制成的隔离开关防发热装置,其有益效果是:
1)通过分流短接线的分流作用,能够有效地避免隔离开关导电回路部件的过度发热,将其温度控制在正常运行的允许范围之内,从而满足生产实际要求,减少抢修停电次数,提高供电可靠性。
2)该装置的使用可采用地位拆装操作,地电位带电工作时间短,劳动强度小,方便快捷,安全可靠,对操作人员技术素质要求低,便与实施。
3)结构简单,用料省,经济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分流线固定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隔离开关防发热装置由分流短接线6和2~4个分流线固定环4组成,其中分流短接线6可采用铜绞线,其截面积应符合隔离开关最大负荷电流的需要。分流短接线6的两端设有接引线夹2,用于和高压引线3的连接。分流线固定环4用于分流短接线6的固定,以防止分流短接线6在风力作用下的摆动。分流线固定环4采用钳形结构,具有一对相互扣合的绝缘弧形支架7,两绝缘弧形支架7的一端铰接连接,另一端相互触接。两绝缘弧形支架7的触接部位均为弧状结构,便于在地面上下推拉操作其开合,以实现分流线固定环4与隔离开关1的中间触头5插装和摘取。在两绝缘弧形支架7之间设有复位弹簧11和分流线绝缘托板8,以使两绝缘弧形支架7的紧密接触,防止分流线固定环4的脱落,避免分流短接线6与复位弹簧11的接触。绝缘弧形支架7的下端连接有拆装操作短柄9,并在操作短柄9上设有销钉10,用于和地面绝缘操作杆(图中未示)的连接。地面绝缘操作杆的上端为套筒状结构,并设有与所述销钉10配合的L形卡槽,能方便地与所述操作短柄9插接和分离。在供电高峰期,可由人工采用地位带电作业的方式,将分流短接线6的两端通过接引线夹2分别固定在隔离开关1的引线3上,再将分流线固定环4插接在绝缘操作杆的顶端,并上举将分流线固定环4依次套在分流短接线6和隔离开关1的中间触头5上,防止分流短接线6乱摆,影响安全。由于分流短接线6的分流作用,即可有效地避免隔离开关导电回路部件的过度发热,将其温度控制在正常运行的允许范围之内,从而满足生产实际要求,减少抢修停电次数,提高供电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电力公司平顶山供电公司,未经河南省电力公司平顶山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225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