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纳米管膜承载结构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21687.5 | 申请日: | 201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52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冯辰;王昱权;刘亮;潜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富纳特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1/02 | 分类号: | C01B31/02;B82B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承载 结构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碳纳米管膜承载结构,用于承载一碳纳米管膜状结构,且该碳纳米管膜状结构与该承载结构接触后可完整地从该承载结构脱离,其特征在于,该碳纳米管膜承载结构包括一本体,所述本体具有一表面,所述本体的表面具有一碳纳米管膜承载区域,该碳纳米管膜承载区域具有多个凹陷结构,所述多个凹陷结构的总凹陷面积大于等于所述碳纳米管膜承载区域的面积的80%,从而使所述碳纳米管膜状结构设置于所述碳纳米管膜承载区域时,所述碳纳米管膜状结构与所述本体的有效接触面积小于等于所述碳纳米管膜状结构本身面积的2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碳纳米管膜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凹陷结构的总凹陷面积大于等于所述碳纳米管膜承载区域的面积的90%,从而使所述碳纳米管膜状结构设置于所述碳纳米管膜承载区域时,所述碳纳米管膜状结构与所述本体的有效接触面积小于等于所述碳纳米管膜状结构本身面积的1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碳纳米管膜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表面为平面或曲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碳纳米管膜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凹陷结构为多个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微孔,该微孔的直径和间距的比值大于等于5∶1,且该微孔的间距小于等于100微米。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碳纳米管膜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微孔的直径为100微米至1毫米,相邻的微孔之间的间距为10微米至100微米。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碳纳米管膜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凹陷结构为多个均匀分布且间隔设置的长条状凹槽,该凹槽的宽度和间距的比值大于等于5∶1,且该凹槽的间距小于等于100微米。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碳纳米管膜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凹槽的宽度为100微米至1毫米,相邻的凹槽之间的间距为10微米至100微米。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碳纳米管膜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材料选自金属、金属氧化物、陶瓷及树脂。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碳纳米管膜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为阳极氧化铝。
10.一种碳纳米管膜承载结构的使用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至少一碳纳米管膜承载结构,所述碳纳米管膜承载结构包括一本体,所述本体具有一表面,该表面具有一碳纳米管膜承载区域,该碳纳米管膜承载区域具有多个凹陷结构,所述多个凹陷结构的总凹陷面积大于等于所述碳纳米管膜承载区域的面积的80%;
提供一碳纳米管膜状结构;以及
将所述碳纳米管膜状结构直接设置于所述碳纳米管膜承载结构的碳纳米管膜承载区域,所述碳纳米管膜状结构与所述碳纳米管膜承载结构的有效接触面积小于等于所述碳纳米管膜状结构本身面积的20%。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碳纳米管膜承载结构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膜状结构在所述多个凹陷结构处悬空设置。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碳纳米管膜承载结构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膜状结构包括至少一碳纳米管膜,该碳纳米管膜包括多个碳纳米管,所述多个碳纳米管通过范德华力首尾相连并且沿同一方向择优取向延伸。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碳纳米管膜承载结构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膜为由多个碳纳米管组成的一自支撑结构。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碳纳米管膜承载结构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膜为从一碳纳米管阵列中拉取获得的一整体结构。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碳纳米管膜承载结构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碳纳米管膜状结构直接设置于所述碳纳米管膜承载结构的碳纳米管膜承载区域后,进一步包括:将另一碳纳米管膜承载结构覆盖于所述碳纳米管膜状结构表面,使碳纳米管膜状结构位于两个碳纳米管膜承载结构具有凹陷结构的表面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富纳特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富纳特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2168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除铁锰串级精细过滤方法及其装置
- 下一篇:总有机碳总氮联测仪专用氧化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