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介电常数栅介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20981.4 | 申请日: | 2010-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53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武;赵超;马雪丽;陈大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23C14/08 | 分类号: | C23C14/08;C23C14/58;C23C16/40;C23C16/56;H01L29/5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 代理人: | 马佑平 |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介电常数 介质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材料及其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介电常数的栅介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高k栅介质材料在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工艺,尤其是45nm及以下的技术代中已经得到广泛关注及应用。高k栅介质材料的引入可以保证在相同等效氧化层厚度(EOT)的情况下,有效地增加栅介质的物理厚度,从而可以达到抑制栅漏电流的目的。HfO2是目前被认为是最有可能被应用到CMOS工艺中的高k栅介质材料之一。HfO2的相对介电常数k值在16-25之间,带隙约为5.8eV,导带偏移量约为1.4eV,这些电学性质符合MOS器件对高k栅介质材料选择的要求,并有望作为MOS器件的栅介质层来降低栅极漏电流。
虽然HfO2作为高k栅介质材料具有明显优势和应用前景,但随着MOS器件特征尺寸进一步缩小,尤其是进入32nm及以下技术节点,HfO2也暴露出一些不足之处,如较低的重结晶温度(400℃-500℃)、与衬底Si之间的热不稳定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的k值等。因而,如何解决上述的不足之处成为决定HfO2能否在下一个工艺节点得到应用的关键。
通常,HfO2有三种不同的晶体结构,即单斜晶相(k值约为16,室温下稳定)、四角晶相(k值约为33,1800℃左右稳定)和立方晶相(k值约为29,2700℃左右稳定),如图1所示。有报道指出,Hf基高k栅介质材料的多晶结构并不会导致过大的漏电流密度,英特尔公司在其45nm技术代的工业生产中也证实了该结论。因此,如何通过材料及工艺优化而设计出具有固定结晶结构的Hf基高k栅介质是提高k值和增强热稳定性的方法之一。
另一方面,随着MOS器件特征尺寸进一步缩小,对栅介质薄膜的厚度要求更高,而对于超薄薄膜(如1-3nm),现有工艺一般较难形成连续的结晶结构,因此,超薄薄膜的结晶化问题也是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特别是提供一种具有较大带隙、更高k值和高热稳定性的Hf基栅介质材料,并解决了超薄薄膜的结晶化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高介电常数栅介质材料Hf1-xSixOy,其特征在于:所述Hf1-xSixOy具有立方晶相或四角晶相,介电常数为18-34,所述x的范围为0.02-0.1。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高介电常数栅介质材料Hf1-xSixOy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含Hf源的材料A与含Si源的材料B或者将含Hf源和Si源的材料C通过成膜工艺淀积在半导体衬底上;退火,退火温度为500-800℃,形成具有立方晶相或四角晶相的Hf1-xSixOy薄膜,其中,所述x的范围为0.02-0.1。
优选地,所述退火温度为650-800℃。
可选地,退火时间为5-300s,优选的为20-120s。
可选地,退火氛围为N2或N2+O2,其中,当所述退火氛围为N2+O2时,O2的含量为0.1%-1%(体积)。
可选地,所述成膜工艺包括:物理气相淀积PVD、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淀积MOCVD和原子层淀积ALD中的任意一种工艺。
可选地,采用所述物理气相淀积PVD工艺成膜时,成膜方式包括以下两种:共溅射所述材料A的靶材和所述材料B的靶材,或者溅射所述材料C的靶材,以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上形成非晶相或单斜晶相的Hf1-xSixOy薄膜;分别逐层溅射所述材料A的靶材和所述材料B的靶材,以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上形成一个或多个淀积循环层,每个所述淀积循环层包括一个所述材料A层和一个所述材料B层。其中,所述材料A包括HfO2或Hf,所述材料B包括SiO2或Si,所述材料C包括三元氧化物Hf1-aSiaOb,其中a的范围为0.02-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209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排气引射抽尘器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剖分调心滚子轴承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