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氧化金属间化合物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20735.9 | 申请日: | 2010-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40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 发明(设计)人: | 邵勇;郭平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C23C4/08 | 分类号: | C23C4/0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 地址: | 2120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氧化 金属 化合物 涂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耐高温氧化金属间化合物涂层,其特征在于,在金属基体上设有具有冶金结合的微晶金属间化合物涂层,微晶的晶粒尺寸为0.1~10μm,涂层的厚度为≤150μm;所述的涂层材料是Ti-Al系、Ni-Al系、Fe-Al系金属间化合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氧化金属间化合物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基体为普通的不锈钢材料、高温合金、金属间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种。
3.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氧化金属间化合物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非反应气体保护中,室温下,应用高能微弧合金化技术在洁净的金属基体表面制备金属间化合物涂层,制备的参数范围为:输出功率为50~2000W,输出电压为40~100V,输出频率为≤2000Hz,制备时间≤30min/cm2;涂层材料是Ti-Al系、Ni-Al系、Fe-Al系金属间化合物。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耐高温氧化金属间化合物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能微弧合金化技术制备的参数范围为:输出功率为900~2000W,输出电压为60~80V,输出频率为1000~2000Hz,制备时间为2~7min/cm2。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制备耐高温氧化金属间化合物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结束前,将输出电压调整为40~60V,然后再扫过整个涂层表面一次。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耐高温氧化金属间化合物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反应性气体为氮气或氩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2073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生产佛莲胶囊的真空浓缩装置
- 下一篇:游戏发射枪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4-00 熔融态覆层材料喷镀法,例如火焰喷镀法、等离子喷镀法或放电喷镀法的镀覆
C23C4-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例如为了在选定的表面区域镀覆
C23C4-04 .以镀覆材料为特征的
C23C4-12 .以喷镀方法为特征的
C23C4-18 .后处理
C23C4-14 ..用于长形材料的镀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