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微波反应制备茚-C60双加成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20733.X | 申请日: | 201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24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02 |
发明(设计)人: | 高潮;陈冬;刘建群;丛志远;贾林;杜渭松;刘红利;蒋忠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C13/64 | 分类号: | C07C13/64;C07C2/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郑建 |
地址: | 71006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微波 反应 制备 sub 60 加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工领域的制备,具体为一种利用微波反应制备茚-C60双加成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自从1995年,Yu Gang发现了聚对苯乙炔衍生物与富勒烯(C60)之间的超快电荷传输以来, C60及其衍生物由于具有高的电子迁移率和电子亲和能,而被确认为聚合物本体异质结薄膜光伏电池中理想的电子受体材料。但是C60在有机溶剂中较差的溶解性制约了本体异质结薄膜的制备。为了改善C60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在其表面引入取代基得到的C60衍生物,如[6,6]-苯基-C61-丁酸甲酯(PC61BM)和[6,6]-苯基-C71-丁酸甲酯(PC71BM),在氯仿、四氢呋喃、甲苯、氯苯、邻二氯苯等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电子受体材料。但是这两种材料的LUMO能较低,这制约了聚合物本体异质结光伏电池开路电压的提高;此外PC61BM和PC71BM在可见光区的吸收不佳,这会影响到聚合物本体异质结光伏电池的短路电流;更为严重的是,PC61BM和PC71BM需要5步化学反应合成,收率低、价格昂贵,这些问题都限制了聚合物光伏电池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一种高效、低成本的新型受体材料的开发迫在眉睫。
将具有共轭特性的茚引入C60的表面,能够获得改进的LUMO能以及增强的可见光区吸收。Puplovskis等(Tetrahedron Lett.,1997,38,285-288)通过[4+2]环加成反应,将茚单加成于C60上,得到了含一个单茚取代富勒烯衍生物;中国发明专利CN 101529610A描述了通过Puplovskis等报道的方法合成,并以富勒烯专用液相分析柱分析,不仅得到了茚-C60单加成物,同时也得到了茚-C60双加成物,并将这类新的富勒烯衍生物用于有机光伏器件研究;李永舫等(J. Am. Chem. Soc.,2010,132,5532-5537)对Puplovskis等的合成工艺进行了一定的改进,使茚-C60双加成物收率达到34%。将茚-C60双加成物与聚(3-己基)噻吩制成聚合物光伏器件,已经获得了高达6.48%的光电转换效率,比聚(3-己基)噻吩与PC61BM制成的聚合物光伏器件5%的最高光电转换效率提高了30%。因此茚-C60双加成物是一种更为优异的电子受体材料。茚-C60双加成物的结构式如下式所示:
但是,这些现有技术中合成茚-C60双加成物的方法较少,且存在一些缺点,例如,Puplovskis等以邻二氯苯作溶剂,需要在大于180℃的温度下反应12小时;李永舫等以1,2,4-三氯苯作溶剂,需要在大于214℃的温度下反应12小时,且茚-C60双加成物的最高收率只有34%。这些技术中,反应周期较长以及反应选择性过低,不利于茚-C60双加成物的成本的降低,限制了其规模化生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微波反应制备茚-C60双加成物的方法,该方法耗能少、反应迅速、能够缩短反应时间,有更高的反应转化率和收率。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发明采取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微波反应制备茚-C60双加成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将C60、茚放入带有搅拌器、冷凝管和温度计的三口瓶中,加入溶剂混合均匀,置于微波反应器中,其中,C60和茚的摩尔比为1:5~1:50,在氮气保护下,在功率为300~1000W的微波辐射下搅拌反应5分钟到2小时,经甲醇沉降后提纯,得到茚-C60双加成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未经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207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