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步炼铅鼓风炉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20667.6 | 申请日: | 2010-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79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23 |
发明(设计)人: | 唐国亮;艾清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郴州市国大有色金属冶炼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00 | 分类号: | F27B1/00;F27B1/20;F27B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3000 湖南省郴州市骆***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步 鼓风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法冶炼铅设备,具体是一种一步炼铅鼓风炉。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火法冶炼铅炉在技术上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鼓风炉炉体高温部位外部无降温装置设计,连续作业不能过长,否则,炉体变形乃至烧穿。因而炉龄寿命短,产量低、能源材料消耗高,二是炉腔结构不科学,不能使用一步炼铅工艺。
与本发明类似的现有技术是,1997年11月5日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266602Y,所公开的河北省沙河市周庄的韩正君所实用新型的“小型火法冶炼冰铜炉”,该炉由炉缸(相当于炉腔)上部依次连接下炉身、上炉身及烟罩所组成,下炉身的炉壁有与储水槽相连的水套,鼓风炉外侧有风眼,炉缸一侧有熔体排放咽喉口;该炉虽然有降温装置设计,但加料口的炉料是通过卷扬机提升料斗来实现装料,当炉身高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加料口的加料工作受到了限制,加料不方便,同时炉身一侧连接的卷扬机轨道使炉体稳定性变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传统鼓风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一步炼铅鼓风炉,该鼓风炉加料口的加料方便、炉体稳定性好,可实现连续炼铅作业。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步炼铅鼓风炉,包括立式安装的炉体,炉体的上段有由槽钢构成炉体支架、烟尘罩和排烟管,烟尘罩的两边有两个对称的加料口,炉体支架在两加料口处形成一加料平台;炉体下段有高铝质或镁质耐火泥垒打的熔池,熔池的一侧分别开排渣口和熔体排放虹吸口,炉体的中段炉壁内贴有薄炉衬,炉壁上设下、中、上三层水套;三层水套中的盘管按下、中、上依次串联,所会聚的总进水口和总出水口通过管路与无动力水循环系统的储水槽相通;其中,最下层水套靠近熔池上沿接总进水口,最上层水套中的部分盘管盘绕在两边加料口挡边内,最上层水套接总出水口;所述的熔池的上沿与炉壁的结合处还设有鼓风口和均压风道;所述的排渣口上还接水套溜槽,水套溜槽后面接铁镏分离装置;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炉料从加料平台用小推车倒入加料口,配入一定比例的焦炭,添加剂,点燃后,由变频电机控制的鼓风机将空气进入均压风道,经均压后吹入焦炭中助燃。在焦炭上面的炉料、添加剂被预热熔化,并在炉内产生还原造锍熔炼反应,熔池中可获得粗铅(或铅合金)从熔体排放咽喉口排出。大部分铁和钙锍等炉渣从排渣口排出,经水套溜槽调温,进入铁镏分离和水淬处理。本发明在熔炼的同时,冷却水从储水槽通过管路依靠自重产生无动力水循环进入炉壁,带走一部分热量,使炉衬保持较低的温度,可实现长时间连续熔炼。炉内燃烧产生的烟气和少部分铅、锑、铋以及绝大部分的锌、镉进入烟尘;经排烟管进入布袋除尘器、水幕除尘器和脱硫塔后排空。
与传统鼓风炉技术相比,本发明立式结构,结构紧凑,它在鼓风炉的下炉身外壁高温部位增设盘管结构水套,利用水自然循环降温,使炉表外温度保持在60-80℃之间,避免了炉体变形或烧穿,使得鼓风炉可以连续作业,连续工作时间长,日产量提高三倍。采用由槽钢构成炉体支架炉体稳定性好,利用加料平台用小推车将炉料倒入加料口,省去了提升装置,加料方便,成本低,节能;本发明还通过固锍炉渣,减少了二氧化硫烟气排发导致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及其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炉体;2支架;3烟尘罩;4排烟管;5加料口;6加料口;7加料平台;8熔池;9熔体排放虹吸口;10下层水套;11中层水套;12上层水套;13总进水口;14总出水口;15鼓风口;16水套溜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结构如上所述。一种一步炼铅鼓风炉,包括立式安装的炉体1,其特征在于:炉体1的上段有由槽钢构成炉体支架2、烟尘罩3和排烟管4,烟尘罩3的两边有加料口5和加料口6,炉体支架2在加料口5和加料口6处形成一加料平台7;炉体1下段有高铝质或镁质耐火泥垒打的熔池8,熔池8的一侧分别开排渣口和熔体排放虹吸口9,炉体1的中段炉壁内贴有薄炉衬,炉壁上设下层水套10、、中层水套11、上层水套12;三层水套中的盘管按下、中、上依次串联,所会聚的总进水口13和总出水口14通过管路与无动力水循环系统的储水槽相通;其中,最下层水套10靠近熔池8上沿接总进水口13,最上层水套12中的部分盘管盘绕在加料口5和加料口6挡边内,最上层水套接总出水口14);所述的熔池8的上沿与炉壁的结合处还设有鼓风口15和均压风道;所述的排渣口上还接水套溜槽16,水套溜槽16后面接铁镏分离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郴州市国大有色金属冶炼有限公司,未经郴州市国大有色金属冶炼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206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交通信号灯
- 下一篇:兼作RFID标签的金属箔纸和包装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