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竹节香附素A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20192.0 | 申请日: | 201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104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苏刘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泽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J63/00 | 分类号: | C07J63/00;C07H15/256;C07H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22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竹节 香附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竹节香附素A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竹节香附素A,为三萜苷类化合物。又名多被银莲花素A,红背银莲花素A;英文名:Anemodeanin A。
竹节香附素A为白色粉末状结晶,mp.242-244℃。 (c=0.8,甲醇)。分子式为C47H76O16,分子量为897.10。易溶于水、甲醇、乙醇,不溶于丙酮、乙酸乙酯等低极性溶剂。分子结构式为:
竹节香附素A来源于毛茛科(Ranunculaceae)多被银莲花(竹节香附)Anemone raddeanaRegel的根茎。产于东北地区及山东等地,以吉林省产量最大。该药首载于明朝刘文泰所著《本草品汇精要》中,临床上有“祛风除湿,消痈肿”的作用,用于“风寒湿痹、四肢拘挛、骨节疼痛、疮痈溃烂”等症。
竹节香附素A是两头尖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较强的生理活性。林小钦等将不同质量浓度的竹节香附素A与HepG2细胞共同培养,采用MTT比色法及细胞集落形成法检测竹节香附素A对HepG2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结果竹节香附素A各剂量的作用与未处理组相比,在各时间点均有显著差异,从而得到结论:竹节香附素A对HepG2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试药质量浓度的升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王明奎等用水解和溶剂萃取的方法从中药两头尖中提取制备了待测总皂苷(银莲花素A占总苷的20%),并研究了总皂苷的体外和体内的抑瘤活性,发现制备的两头尖总苷具有较好的抑制肿瘤生长的活性,是一个有 潜力的抗癌药物。
刘大有等已对两头尖进行了分离及结构鉴定,采用的为常压硅胶柱法,但其采用正丁醇萃取再上大孔树脂,正丁醇萃取率较低,保留成分损失较大。目前尚未有报道用半制备色谱对竹节香附素A进行分离纯化的报道。因此为了对两头尖及其制剂进行质量控制,本发明采用常规大孔树脂柱分离和高效液相色谱相结合的方法制备竹节香附素A。该方法操作简单,产品纯度高,可达98%以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竹节香附素A的制备方法,具体来说,是采用大孔树脂和液相结合的方法制备竹节香附素。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竹节香附素A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1)提取:将两头尖粉碎,经乙醇提取、水提取后,趁热过滤、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无醇味;
(2)萃取:将提取物用乙酸乙酯萃取,弃去萃取液;
(3)柱层析:将水层上大孔树脂柱吸附,丙酮-甲醇-水洗脱,分步收集,每份约500ml,合并竹节香附素A流分,低温浓缩至有沉淀析出;
(4)纯化:将洗脱浓缩液静置过夜,滤出沉淀,将沉淀物溶于乙醇溶液中,超声溶解,用半制备型液相色谱纯化,收集保留流分,减压浓缩、结晶并干燥得到无色结晶。
步骤(1)中所述乙醇浓度体积百分比为70-90%,提取两次,水提一次,液料比为3-10∶1(V/W)。
步骤(3)中所述大孔树脂为HPD300、HPD450、NKA-9型大孔树脂,所述洗脱条件为先用水洗至颜色变浅,然后改用丙酮-甲醇-水(55∶35∶10)洗脱。
步骤(3)中所述低温为0-10℃。
步骤(4)中所述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条件为:ODS C18,5μm,250*20.0mm(I.D.),流动相组成体积比:甲醇-水(68∶32),流速5.0ml/min,柱温:室温;检测波长:UV 207nm;进样量:50微升。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为:本发明制备的竹节香附素A纯度高、具有较强的抗癌活性,原料丰富易得,应用前景广阔。
分析型高效液相色谱条件:ODS C18,5μm,250*4.5mm(I.D.),流动相组成体积比:甲醇∶水(75∶25),流速1.0ml/min,柱温:室温;检测波长:UV 207nm;进样量:10微升。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下列 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泽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泽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201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通信系统及其控制装置以及基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转子秸秆切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