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刀轮保持具单元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519872.0 | 申请日: | 2010-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46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 发明(设计)人: | 曾山正信;中野忠信;林弘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钻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8D7/00 | 分类号: | B28D7/00;C03B3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保持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刀轮保持具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保持刻划脆性材料基板的划线轮的刀轮保持具单元。
背景技术
为了将脆性材料基板刻划为所欲尺寸并分断而使用刻划装置。刻划装置系于与脆性材料基板对向的划线头具备刀轮保持具单元。
图1系以往的刀轮保持具单元的侧面图。刀轮保持具单元100具有刀轮保持具110、刻划轮120、销130,于刀轮保持具110安装有刻划轮120。
如图1所示于刀轮保持具110的下部形成有保持具槽111及销孔112。刻划轮120系圆板状的构件,具有贯通2个圆形的侧面的中心的贯通孔,具有沿刻划轮120的外周部的V字形的刃。V字形的刃前缘系形成有沿刻划轮120的外周的棱线。棱线的两侧的倾斜面(外周边部)通常系以90~160度的角度(收束角)相互交叉而形成棱线。销130系圆柱状的构件,插入刻划轮120的贯通孔及刀轮保持具110的销孔112,将刻划轮120保持为可自由旋转。
刀轮保持具110系使用销130在保持具槽111内保持刻划轮120,以未图示的轴压罩保持。做为具备此种刀轮保持具单元100的刻划装置,有于专利文献1揭示者。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WO2007/06397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欲解决的课题:
刻划轮的厚度d系例如0.65mm程度,公差系例如-5~-15μm。另外,保持具槽的宽度w系对应于刻划轮的厚度d而例如为0.65mm程度,公差为0~ +20μm。藉由此公差于刻划轮与保持具槽之间确保少量间隙。藉此间隙,刻划轮可于轴方向移动相当于销的轴方向公差之差的量,例如5~35μm程度。但由于设有间隙,故刻划基板时刻划线的直线性可能变差,成为最大约35μm的误差产生的原因。
此问题虽只要减少刻划轮的厚度或保持具槽的宽度公差即能解决,但实际上此等公差难以再减少,并有制造价格上升的问题。此外,若公差过小,亦会产生难以将刻划轮插入保持具槽的问题。
本发明系为了于此种以往的刻划装置中使刻划线的直线性提升而为,以使刻划轮的保持位置安定并使直线性提升为目的。
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刀轮保持具单元具备:为圆板状且于中心具有贯通孔并具有沿圆板外周部形成呈V字形的棱线的刃前缘的2个曲面的刻划轮;具有于具有互相平行的对向的面的一对支持部之间插入前述刻划轮的拥有一定宽度的保持具槽、同轴贯通前述一对支持部的销孔、被插入前述销孔及前述刻划轮的贯通孔并在前述保持具槽内将刻划轮保持为可自由旋转的销的保持具;其特征在于具有:同轴形成于前述保持具的一对支持部并于支持部的一方具有贯通孔且于另一方具有螺丝槽的间隔调整孔;由前述间隔调整孔的贯通孔被插入并调整前述保持具槽与前述刻划轮的间隔的调整螺丝。
在此可具有:形成于前述保持具的一方的支持部的第2螺丝槽;被插入前述第2螺丝槽并接触前述一对支持部之中另一方的支持部的内壁以将保持具槽的间隔保持为既定值以上的锁紧防止螺丝。
发明的效果:
利用具有此种特征的本发明,可使保持刻划轮的位置安定并可使于脆性材料基板上形成的刻划线的直线性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以往的保持具单元的构成的图;
图2为显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的刀轮保持具单元的构成的前视图;
图3为显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的刀轮保持具的构成的前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的刀轮保持具的侧面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的刀轮保持具的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的刀轮保持具单元的侧面图;
图7为显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态的刀轮保持具单元的构成的前视图;
图8为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态的刀轮保持具单元的剖面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刀轮保持具单元
10刀轮保持具
11贯通孔
12保持具槽
13、14支持部
15、16销孔
23调整螺丝
24、25螺丝
26螺丝槽
27锁紧防止螺丝
30刻划轮
31销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形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钻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星钻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198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