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型长寿命汽油机油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519270.5 申请日: 2010-10-20
公开(公告)号: CN101982534A 公开(公告)日: 2011-03-02
发明(设计)人: 陈炳耀;胡倩;李进;方江林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三和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0M169/04 分类号: C10M169/04;C10N40/25;C10N30/10;C10N30/0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28429 广东省中***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节能型 寿命 汽油 机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节能型长寿命汽油机油,具体是一种燃料经济性好,换油期长,且对环境污染小,能有效降低发动机摩擦损失的全合成汽油机油,属车用发动机润滑油研究领域。

技术背景

随着汽车的飞速发展,人们对车速的追求和车的保养要求越来越高,汽车润滑油市场的竞争亦愈演愈烈,节能、环保、减排、长寿命将成为新一代汽车润滑油发展的新方向,合成润滑油也将因此更多的被用于发动机油的润滑保护。与矿物油相比,合成油具有优异的低温泵送性及流动性,抗高温氧化、抗剪切、抗磨损能力更强。合成油粘度变化受温度影响很小,既能在低温环境中流动顺畅,也能在高温环境中保持适当的粘度,减少发动机磨损,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另外,合成油提炼纯度高,在发动机持续高温运作下,不易氧化分解生成油泥和积碳,其劣化速度比矿物油慢50%,使用时效(换油期)更长,一般使用矿物油的车行驶5000~6000公里就必须换油,而合成机油的换油里程可延至8000~10000公里,甚至更长。此外,相比于合成油,传统矿物油含有更多的非理想组分,如硫、活性物、不稳定的烃类和其它污染物,这些组分无法通过原油的传统精炼工艺完全去除,对成品油的质量会造成极大的影响。合成润滑油因其显著的性能优势将成为润滑油市场推广的重点,也将被越来越多的用户熟知并使用。

为提高润滑油的使用性能,除选择优质的基础油外,还需加入一定的功能添加剂以改善油品的质量。如向发动机油中加入适量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能有效改善发动机油的抗氧、抗腐、抗磨等多种性能,因此ZDDP是目前使用最为普遍的多效添加剂。但ZDDP是机油中磷元素的主要来源,过高的磷含量会导致汽车尾气控制装置三元催化转化器中的活性物中毒而失效,丧失尾气净化功能,故ZDDP的使用量须降低。在国际润滑剂标准化及审查委员会(ILSAC)制定的GF-4标准中,磷含量要求不超过0.08%,而更为严格的GF-5轿车发动机油中磷含量要求控制在0.05%以内。因此开发研制出新型无磷高效抗氧剂来代替或部分代替ZDDP迫在眉睫,目前主要的发展方向是酚型或胺型抗氧剂。

纳米科技的发展也给润滑油添加剂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研究领域。纳米物质由于量子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在摩擦表面以纳米颗粒或纳米膜的形式存在,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和减磨性能。在发动机油中加入纳米材料可显著减小接触面的摩擦系数,降低能耗,提高机油的承载能力,同时对已腐蚀破损的摩擦面可进行物理性修复,有效延长发动机引擎和机械寿命。目前已有科研人员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如向发动机油中添加纳米金属粉、纳米金属氧化物、纳米金属氢氧化物、纳米氟化稀土等物质来改善机油的润滑保护效果。纳米材料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它的应用对于提高发动机油的使用性能,降低机械部件的磨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汽车保有量的剧增引起的能源消耗和尾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十分惊人,随着国III标准的实施,我国车用润滑油又遇到新的挑战。向更低粘度、更苛刻的挥发性要求、更好的燃料经济性的节能型发展是目前发动机油的一个显著的发展趋势。发动机工作中燃料燃烧产生的有效能量60%损失到汽缸冷却和排气过程中,40%用作动力,而提供动力的有效能量中25%均损失在摩擦中。由此可见,提高发动机油性能,减少摩擦损失是提高燃料经济性的有效途径。同时为节约不可再生的石油资源,也需要提高机油的使用性能,延长其换油期。专利:一种节能环保润滑油,专利号200410013726.5,通过多种减磨剂的协同作用进一步降低摩擦系数,提高减磨增效协同作用温度来改进发动机油的性能,从而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又如专利:节能减磨汽油机油,专利号:200810151216.2,在机油中加入聚六氟乙烯微粉,使机油产生超强的抗磨减磨保护,有效抵御冷启动磨损和高、低温磨损,使机件磨损降低80%以上,延长发动机寿命1~3倍。

从研制高性能发动机油入手,合理调配发动机油的配方组成,减少发动机各部件的摩擦阻力,提高燃料燃烧利用率,将是降低汽车能耗和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尤其在当下提倡低碳经济的时代,节能型长寿命发动机油将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青睐,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三和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三和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192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