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鼓风炉炉顶加料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19027.3 | 申请日: | 201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571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阳金升;胡时专;李羽;刘浩林;肖军华;唐小林;黄安全;王柱;吴宇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东港锑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3/00 | 分类号: | F27D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59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鼓风炉 炉顶 加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炼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锑矿冶炼生产中的鼓风炉炉顶加料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锑矿冶炼生产中的鼓风炉加料装置通常采用单料盅或双料盅,又分纯人工操作和半人工操作两种。纯人工操作是用人力车拖运矿物料倒入料盅上面,再人工按下料盅,矿物料由于自重加入鼓风炉炉膛。半人工操作是运用电动葫芦将料盅提升,再将人力车拖运的物料倒入鼓风炉炉膛内。由于在鼓风炉的生产工艺系统中,炉顶位置风压处于正压,加料时打开料盅时则容易产生炉顶烟尘跑冒,而烟尘中的成分主要为锑精矿和锑氧粉,由于锑的价位较高,因而,这种加料装置往往导致矿物原料的利用率低,既浪费矿产资源,又增加了生产成本;同时,还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能提高矿物原料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又能改善操作环境的加料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发明一种鼓风炉炉顶加料装置:包括接料斗3,还包括有上插板构件、储料室5、下插板构件和液压站19,自上而下依次装置接料斗3、上插板构件、储料室和下插板构件;
所述的上插板构件是由上插板构架6、上插板4、上插板液压缸10构成,上插板4装置在上插板构架6内,其一端部与上插板液压推杆8的一端连接,上插板液压推杆8的另一端装置在上插板液压缸10中;
所述的下插板构件是由下插板构架2、下插板7、下插板液压缸16构成,下插板7装置在下插板构架2内,其一端部与下插板液压推杆11的一端连接,下插板液压推杆11的另一端装置在下插板液压缸16中;
液压站19分别与上插板液压缸10和下插板液压缸16连接。
在下插板构架2内装置有冷却水管,其进、出口为固定冷却水进、出口9。
下插板7为截面呈矩形状的空心框架,其内腔进、出口为移动冷却水进、出口15。
本发明的鼓风炉炉顶加料装置,采用双层插板构件,加料时,可以始终保持其中的一层处于封闭状态,因而,不会产生炉顶烟尘跑冒现象,大大减少了生产过程中锑金属量的损失,提高了锑金属的直收率和回收率指标,进而提高了矿物原料的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由于杜绝了烟尘的跑冒现象的发生,也就较大程度地改善了操作环境,达到了清洁化生产的目的。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主剖视示意图。
图中:1是鼓风炉,2是下插板构架,3是接料斗,4是上插板,5是储料室,6是上插板构架,7是下插板,8是上插板液压推杆,9是固定冷却水进、出口,9`是加强筋,10是上插板液压缸,11是下插板液压推杆,12是固定限位器,13是移动限位片,14是导轮部件,15是移动冷却水进、出口,16是下插板液压缸,17是上插板液压缸联接油管,18是下插板液压缸联接油管,19是液压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施例是由鼓风炉1、下插板构架2、接料斗3、上插板4、储料室5、上插板构架6、下插板7、上插板液压推杆8、上插板液压缸10、下插板液压推杆11、下插板液压缸16、上插板液压缸联接油管17、下插板液压缸联接油管18和液压站19构成,上插板构架6、上插板4、上插板液压缸10构成上插板构件,下插板构架2、下插板7、下插板液压缸16构成下插板构件。自上而下依次装置接料斗3、上插板构件、储料室、下插板构件和鼓风炉1,液压站19分别由上插板液压缸联接油管17和下插板液压缸联接油管18与上插板液压缸10和下插板液压缸16连接。
在上插板构件中,上插板4装置在上插板构架6内,其右端部与上插板液压推杆8的左端连接,上插板液压推杆8的右端装置在上插板液压缸10中,上插板液压缸10固定在上插板构架6的右部。
在下插板构件中,下插板7装置在下插板构架2内,其右端部与下插板液压推杆11的左端连接,下插板液压推杆11的右端装置在下插板液压缸16中,下插板液压缸16固定在下插板构架2的右部,在下插板构架2右部还装有上下加强筋9`。在下插板构架2内,还装置有冷却水管,用于冷却整个下插板构架2,冷却水是由固定冷却水进、出口9引入、引出。下插板7为截面呈矩形状的空心框架(即扁口形),其内腔盛装流动的冷却水,由移动冷却水进、出口15引入、引出;移动冷却水进、出口15向右边延伸,搁置在导轮部件14上,便于移动。同时,在下插板构架2的右侧端部还装有固定限位器12,并在移动冷却水进、出口15的右部装置移动限位片13,用于控制下插板7的移动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东港锑品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东港锑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190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