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色光合成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17966.4 | 申请日: | 201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57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德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28 | 分类号: | G02B27/28;G02B27/18;G03B21/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王小青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县潭子***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色光 合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色光合成装置,特别是一种体积轻巧的三色光合成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目前的投影机通常会运用一个三色光合成装置来实现三色光合成输出的目的。
举例来说,请参阅图1,一种现有的三色光合成装置1主要包括有反射镜10、第一分光棱镜21及第二分光棱镜22。
反射镜10、第一分光棱镜21及第二分光棱镜22是依序邻接于彼此。第一分光棱镜21及第二分光棱镜22分别具有第一分光膜21a及第二分光膜22a。在此,第一分光膜21a及第二分光膜22a可以是双色向分光膜的形式。
如图1所示,当欲将第一光束L1、第二光束L2及第三光束L3进行合成时(在此,第一光束L1、第二光束L2及第三光束L3分别为不同的波长),第一光束L1、第二光束L2及第三光束L3是以彼此平行的方式分别射至三色光合成装置1的反射镜10、第一分光棱镜21及第二分光棱镜22。此时,第一光束L1会经由反射镜10反射以及穿透第一分光棱镜21与第二分光棱镜22而从三色光合成装置1的输出端30输出,第二光束L2会经由第一分光棱镜21的第一分光膜21a反射以及穿透第二分光棱镜22而从三色光合成装置1的输出端30输出,以及第三光束L3会经由第二分光棱镜22的第二分光膜22b反射而从三色光合成装置1的输出端30输出。如上所述,第一光束L1、第二光束L2及第三光束L3可在从输出端30输出后合成在一起。
然而,现有的三色光合成装置1会具有一些缺点。更具体而言,由于三色光合成装置1的构成组件包含了一个反射镜与两个分光棱镜,故其整体体积会较为庞大。因此,三色光合成装置1对于在微型投影机中的应用是非常不利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三色光合成装置体积较大的缺陷,提供一种体积轻巧的三色光合成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三色光合成装置,适用于微型投影机之中,并且包括分光膜;极化转换器,邻接于该分光膜,用以旋转偏极光的偏振方向,其中,该极化转换器与该分光膜之间具有45度夹角;以及旁通滤光膜,可镀于该极化转换器之上,其中,该极化转换器设置于该分光膜与该旁通滤光膜之间。
同时,根据本发明的三色光合成装置,更包括分光棱镜,邻接于该极化转换器,其中,该分光膜成形于该分光棱镜之中。
在本发明中,更包括透明平板,邻接于该极化转换器,其中,该分光膜可镀于该透明平板之上。
在本发明中,该分光膜结合了双色向分光膜和极化分光膜的特性,用以反射一光束的S偏极光以及允许其P偏极光穿透。同时,该分光膜可用以反射另一光束以及允许又一光束穿透。
在本发明中,该极化转换器可以是1/4波长板。
实施本发明的三色光合成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可省略至少一个分光棱镜的采用,故其整体体积会被有效地缩减。因此,本发明所揭露的三色光合成装置可轻易地被应用于微型投影机之中。另外,由于本发明所揭露的三色光合成装置组装简单,故组装误差可以被大幅减低,进而可不需增加额外的制造成本。此外,由于本发明所揭露的三色光合成装置的构成组件数目较少,故其制造成本可被降低。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做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一种现有的三色光合成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显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三色光合成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图3显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三色光合成装置的平面示意图;以及
图4显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三色光合成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配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的三色光合成装置100主要包括有分光棱镜110、极化转换器120及旁通滤光膜130。
分光棱镜110具有分光膜111。也就是,分光膜111是镀于分光棱镜110之中。在本实施例中,分光膜111是结合了双色向分光膜和极化分光膜的特性所构成的特殊镀膜。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一般的光可进一步细分为两个相互垂直振动的分光,也就是,S偏极光(振动方向与反射平面垂直)与P偏极光(振动方向与反射平面平行)。因此,本实施例的分光膜111具有可反射第二光束L2的S偏极光以及允许其P偏极光穿透的特性,同时,分光膜111可反射第三光束L3和允许第一光束L1穿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179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刮除式防雪大棚
- 下一篇:一种海绵镉饼熔炼自动加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