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瓦斯煤矿的瓦斯抽放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17951.8 | 申请日: | 2010-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58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鲜保安;王德桂;毛志新;邓钧耀;毕延森;陈东;彭宏钊;陈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联煤层气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7/00 | 分类号: | E21F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11323 | 代理人: | 权鲜枝 |
地址: | 10009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瓦斯 煤矿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开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瓦斯煤矿的瓦斯抽放方法。
背景技术
高瓦斯煤矿的开采,需要先抽放瓦斯气。目前,常规的高瓦斯煤矿抽放瓦斯的方法有:(1)在矿井下煤层顶板钻水平孔抽放,但这种方法抽放很慢,效率低下;(2)在煤层底板开辅助巷道,再开采上部的高瓦斯矿,利用边采上部煤层,底板边塌方,边抽放瓦斯的方式,但这种方法成本高,时间长。
可见,当前需要一种快速、高效的瓦斯抽放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瓦斯煤矿的瓦斯抽放方法,该方法能够快速、高效地抽放瓦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瓦斯煤矿的瓦斯抽放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一开向下钻地层直到指定深度,下表层套管固井,形成表层直井段;
二开侧钻开窗,并造斜钻进,直到指定的煤层顶板着陆点,下技术套管固井,形成造斜井段;
三开从煤层顶板着陆点开始,在煤层顶板中钻构成扫帚形的多个水平分支井;
利用所述构成扫帚形的多个水平分支井抽放瓦斯。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构成扫帚形的多个水平分支井包括:两条外围分支井和两条以上的内部分支井;
其中,第一条外围分支井是从煤层顶板着陆点起始的一条直线段;第二条外围分支井是从煤层顶板着陆点起始,偏离第一条外围分支井第一预设距离,形成第二外围分支井的倾斜段,接着再与第一条外围分支井平行的方向前进第二预设距离,形成第二外围分支井的直线段;每一个内部分支井从第一外围分支井上的除端点以外的点起始,偏离第一条外围分支井第三预设距离,并与第二外围分支井的直线段交叉连通;各内部分支井的起始点不同。
在上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每个外围分支井和每个内部分支井的末端再向下钻进。
在上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每个外围分支井和每个内部分支井的末端再向下钻进时,对井眼进行扩孔。
在上述方法中,三开所用的钻头比一开和二开所用的钻头的尺寸小。
由上述可见,本发明这种,通过在煤层顶板钻扫帚形的水平分支井,并利用该扫帚形的多个水平分支井抽放瓦斯的技术方案,使得在煤层顶板形成网状井网,沟通煤层顶板的裂隙系统,快速降低煤层瓦斯压力,实现快速、高效的抽放瓦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的一种高瓦斯煤矿的瓦斯抽放方法;
图2是图1所示方法中的钻井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的扫帚形水平分支井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中的一种高瓦斯煤矿的瓦斯抽放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一开向下钻地层直到指定深度,下表层套管固井,形成表层直井段。
本步骤中,可以采用石油钻机领域的转头向下钻穿松软浅部地层。
步骤102,二开侧钻开窗,并造斜钻进,直到指定的煤层顶板着陆点,下技术套管固井,形成造斜井段。
本步骤中,煤层顶板着陆点是预先指定好的,因此在二开时定向钻井,侧钻开窗并造斜钻进,直到目的地。
步骤103,三开从煤层顶板着陆点开始,在煤层顶板中钻构成扫帚形的多个水平分支井。
本步骤中,可以采用尺寸更小的钻头,即三开所用的钻头比一开和二开所用的钻头的尺寸小。
步骤104,利用所述构成扫帚形的多个水平分支井抽放瓦斯。
通过图1所示的方法,能够快速、高效地抽放瓦斯。
图2是图1所示方法中的钻井示意图。如图2所示,一条直线示意性地表示地层表面,用矩形框示意性地表示煤层顶板,用黑色圆点表示煤层顶板着陆点,并分别标识出了表层直井段、造斜井段和扫帚行水平分支井。由于扫帚形说平分支井是水平方向的网装井,因此在图3所示的视图中只能用一条横线来表示。
图3是本发明中的扫帚形水平分支井的俯视图。如图3所示,本发明中的构成扫帚形的多个水平分支井包括:两条外围分支井和两条以上的内部分支井。在图3中外围分支井用“1”进行标记,内部分支井用“2”进行标记。
从图3可以看出:第一条外围分支井是从煤层顶板着陆点起始的一条直线段;第二条外围分支井是从煤层顶板着陆点起始,偏离第一条外围分支井第一预设距离,形成第二外围分支井的倾斜段,接着再与第一条外围分支井平行的方向前进第二预设距离,形成第二外围分支井的直线段;每一个内部分支井从第一外围分支井上的除端点以外的点起始,偏离第一条外围分支井第三预设距离,并与第二外围分支井的直线段交叉连通;各内部分支井的起始点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联煤层气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联煤层气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179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