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橡胶悬置安装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17602.6 | 申请日: | 201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9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湛;田帅;秦臻;徐东;吴安华;李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0 | 分类号: | B25B2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百一领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3 | 代理人: | 马育麟 |
地址: | 201804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橡胶 悬置 安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装配行业中的橡胶悬置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汽车工业中,广泛使用的悬置分为传统的橡胶悬置,以及动、静态性能较好的液压悬置。橡胶悬置一般由橡胶衬套(或其它硫化件)和支架组成。橡胶悬置的装配就是把橡胶制品压入金属支架的孔中,为了让悬置起到设计所需的功能两者之间的配合要十分紧密,压入橡胶制品所需的力就会非常大。在以往装配方法中,利用M12螺栓收紧时的拉伸力,把橡胶悬置拉进支架孔位中,结果多次造成M12的螺栓被拉断;而且在橡胶反弹作用下悬置可能会弹出对操作人员造成误伤,具有一定危险性。
发明内容
由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轻便且安全,通用于小批量橡胶悬置装配的安装装置。
本发明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一种橡胶悬置安装装置,其设置于一轿车减震器弹簧拆装机上,该轿车减震器弹簧拆装机包括通过滑动手柄来伸缩的可伸缩支柱,设置于该可伸缩支柱上的管体夹持器、弹簧夹持器,其特征在于:该安装装置包括压紧模块、定位销和底座,该底座被夹持于所述管体夹持器中,一放置所述橡胶悬置的橡胶悬置支架置于该底座中,所述压紧模块置于该橡胶悬置上,并用所述弹簧夹持器固定,所述定位销依次穿入压紧模块、橡胶悬置和底座固定一起。
作为优选实施例,本发明所述压紧模块上两侧各有一横卧圆柱形凸体,其与所述弹簧夹持器扣紧固定。
本发明和现有橡胶悬置手工安装装置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一、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一目了然,易学易懂。
二、本发明在压紧模块和底座之间加入定位销,可防止橡胶悬置弹出,误伤到工作人员,十分安全,且装配时定位销具有导向作用。
三、本发明压紧模块上所述圆柱形凸体,可有效配合轿车减震器弹簧拆装机上的扣紧装置,使橡胶悬置受力平稳,更好地定位橡胶悬置,使之安全装配。
四、本发明使用了轿车减震器弹簧拆装机结构,使橡胶悬置在压紧过程中变得轻便,无需耗费太多人力。
综合上述各点,本发明与手工安装相比,具有通用性强,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和省时省力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汽车橡胶悬置安装装置与轿车减震器弹簧拆装机装配后的正面视图。
图2是本发明汽车橡胶悬置安装装置与轿车减震器弹簧拆装机装配后的左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橡胶悬置安装装置的正面视图。
图4是本发明橡胶悬置安装装置的左侧视图。
图中1,压紧模块;2,定位销;3,底座;4,管体夹持器;5,弹簧夹持器;6,滑动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橡胶悬置安装装置,其设置于一轿车减震器弹簧拆装机上,该轿车减震器弹簧拆装机包括通过滑动手柄6来伸缩的可伸缩支柱,设置于该可伸缩支柱上的管体夹持器4、弹簧夹持器5,该安装装置包括压紧模块1、定位销2和底座3,该底座3被夹持于管体夹持器4中,一放置橡胶悬置的橡胶悬置支架置于该底座3中,压紧模块1置于该橡胶悬置上,并用弹簧夹持器5固定,定位销2依次穿入压紧模块1、橡胶悬置和底座3固定一起。
本实施例中,压紧模块1上两侧横卧的圆柱形凸体,其与弹簧夹持器5扣紧固定。
且上述底座3下部分为圆柱体,用管体夹持器4夹持,中心打孔,用于放置定位销2,压紧模块1上打孔用于放置定位销2。
本发明的橡胶悬置安装装置,进行汽车橡胶悬置安装工作程序如下:
1、将底座3放置于轿车减震器弹簧拆装机上管体夹持器4间,并固定夹紧。
2、将橡胶悬置支架放置于底座3上,将孔位对准,放上橡胶悬置。
3、用压紧模块1压在橡胶悬置上,并用弹簧夹持器5固定好压紧模块1的位置,放入定位销2。
4、对轿车减震器弹簧拆装机上的滑动手柄6施以动力,来实现橡胶悬置的安装。
但是,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示例性的,是为了更好的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专利,不能理解为是对本专利包括范围的限制;只要是根据本专利所揭示精神的所作的任何等同变更或修饰,均落入本专利包括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176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