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弯头式靠背管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17132.3 | 申请日: | 2010-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31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梁习锋;刘堂红;许平;刘国伟;熊小慧;杨志刚;谢素超;许良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P5/00 | 分类号: | G01P5/00;G01P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弯头 靠背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器材,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检测空气流速的弯头式靠背管。
背景技术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467-2004的规定,目前市面上的靠背管的主要分为弯头式和BS-I型两种。以弯头式靠背管为例,参考附图2,每根管件分为直管段和弯管段,两者之间的轴线呈夹角,但其夹角不等于90度,即直管段和弯管没有现成直角。两根管件的直管段呈背靠背结构。弯管段远离直管段的出口形成的平面,与直管段的中心线平行,也就是说弯管段的自由端为斜形出口。在实践中,测速管直接选取标准:测速管的直径应按d≤0.02D选用。式中D为被测管当量内径,d为测速管直径。
其不足之处:由于夹角不等于90度,如果安装不准确,其对速度变化的敏感程度较大,对风向偏角变化的敏感程度也较大,导致测量精度。要想会的精确的测量精度,必须花费时间对其进行精细的位置调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随意安装后的,对速度变化的敏感程度小的,同时也对风向偏角变化的敏感程度小的,测量精度高的弯头式靠背管。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由两根管件组成,每根管件分为直管段和弯管段,直管段的轴线和弯管段的轴线呈夹角,两根管件的直管段呈背靠背结构;两根管件的弯管段的端口相反;所述夹角为直角90度。
所述弯管段远离直管段的端口的平面与弯管段自身的中心线垂直。
所述弯管段突出直管段的长度L为管件外径的1-3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合理,安装更加简单,测量精度高。适合于在对空气流速的研究中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弯管式靠背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直管段,2-弯管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本发明由两根管件组成,每根管件分为直管段1和弯管段2,直管段1的轴线和弯管段2的轴线呈夹角,两根管件的直管段1呈背靠背结构;两根管件的弯管段2的端口相反;所述夹角为直角90度。
所述弯管段2远离直管段1的端口的平面与弯管段2自身的中心线垂直。
所述弯管段2突出直管段1的长度L为管件外径的1-3倍,优选2倍。
实施例:
参照图1,管件外径为2.5毫米,每根管件分为直管段1和弯管段2,直管段1和弯管段2两者的轴线夹角为直角90度,两根管件的直管段1呈背靠背结构;两根管件的弯管段2的端口相反;弯管段2的长度L=5毫米,L为管件外径的2倍。弯管段2远离直管段1的端口的平面与弯管段2自身的中心线垂直。
本发明的弯管式靠背管制作后,通过实验来评估其安装位置的误差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例如:评估靠背管弯管段2的长度、靠背管弯管段2远离直管段1的出口与风速偏角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等等。
1)弯管段长度对流速系数影响的评估
靠背管的管件外径2.5毫米,本对比组中的弯头段2突出直管段1的长度L为5毫米、10毫米、15毫米、20毫米共四种。实验数据见表1和表2。
在表1和表2中,风速的单位为米/秒,长度的单位为毫米,压差的单位为帕。流速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表1
表2
表1和表2数据表明,长度L=5毫米的影响最小。
2)流速对流速系数影响的评估
选取长度L为5毫米的靠背管在多种的风速下进行试验,评估流速系数对风速的敏感程度。实验数据见表3。
在表3中,风速的单位为米/秒,压差的单位为帕。流速系数的计算公式为为公式(1)。
表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171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