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近场超声悬浮轴承系统及其电激励方式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16917.9 | 申请日: | 2010-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769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 发明(设计)人: | 李繁;陈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N15/00 | 分类号: | H02N15/00;H02N2/06;H02N2/0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叶连生 |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近场 超声 悬浮 轴承 系统 及其 激励 方式 | ||
1.一种近场超声悬浮轴承系统,安装于转轴(3)上,其特征在于:
该系统由第一环形压电陶瓷片(1)、第一碗形定子(2)、轴承(3)、皮带(4)、传动电机(5)、第二环形压电陶瓷片(6)、第二碗形定子(7)、皮带轮(9)组成;
其中皮带轮(9)安装于转轴(3)中间,并与第一球形结构(10)、第二球形结构(8)、皮带(4)、传动电机(5)构成皮带轮传动系统;
转轴两端分别固连有第一球型结构(10)、第二球形结构(8);第一碗形定子(2)和第二碗形定子(7)分别固连在转轴两端的球型结构上,第一环形压电陶瓷片(1)和第二环形压电陶瓷片(6)分别粘贴在第一碗形定子(2)和第二碗形定子(7)的表面;
上述第一环形压电陶瓷片(1)和第二环形压电陶瓷片(6) 结构相同,分成10个分区,弧长及极化方向依次为: +、-、+、-、未极化、+、-、未极化、+、未极化,其中第一至第四分区构成A相极化区,第六、七分区构成B相极化区,第九分区构成用来提供频率自动跟踪控制反馈信号的孤级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场超声悬浮轴承系统的电激励方式 ,其特征在于驱动方式分为两种:
第一种方式,在陶瓷片的A相和B相极化区依次接入两相同相位的电压信号,激励碗形定子产生沿内表面的驻波,此驱动方式只为轴承提供径向和轴向悬浮力,使其沿径向和轴向悬浮和定位;
第二种方式,在陶瓷片的A相和B相极化区依次接入两相相位相差90度的电压信号,激励碗形定子产生沿内表面的行波,此驱动方式除了为轴承提供径向和轴向悬浮力,而且还可以为轴承提供旋转的驱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1691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