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涡轮式风电机组球形叶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16715.4 | 申请日: | 201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54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杨龙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龙清 |
主分类号: | F03D3/00 | 分类号: | F03D3/00;F03D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200 江苏省东台市经济开发区迎宾大***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涡轮 式风电 机组 球形 叶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领域-涡轮式风电机组球形叶轮。能在任何方向的微风、小风、中风、大风时正常运转的球形叶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风力发电场整体发电运行效率较低,年输出功率的有效时间只有2000多小时,不到全年8760小时的30%,即便在这么短的有效时间里,真正能满负荷发电也不到10%,其余时间里发电机的效率大部分在35%左右。
大功率并网机组,不管是双馈式或直驱式,转速范围都很窄,机组在低于额定转速1/5时就不能并网发电,而且每台机组都带一套变流器,后面再挂一个箱式变压器,发电功率很小或不发电时,变流器、变压器还常年挂网运行,使整个风电场需要实时补偿大量无功能量。由于风力的不稳定特性,使风力发电机会频繁的运行、停止,某一机组的运行、停止都会严重影响电网电压的波动,而电网却又不允许电压出现较大的波动,于是只有加大变流器的无功补偿和电压稳定能力,这无疑加大了变流器的成本和有功消耗。就是这样做,还仍然满足不了并网的要求,各风电场毫无例外地还要配备高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所以现行的风电系统是低效、脆弱、极不可靠的发电系统。
综上所述:传统的风电机组在偏风、避风、微风、小风时转速慢或不转不能正常发电是根本问题,这一根本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风电机组的用风系统技术不成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传统的风电机组在偏风、避风、微风、小风时转速慢或不转不能正常发电这一根本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涡轮式风电机组球形叶轮,在任何方向的微风、小风、中风、大风时都能自行起动,正常运转。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风电机组的塔架顶上,用异型钢拼装成以垂直立轴为中心的可转动球形钢结骨架;垂直立轴是本装置的动力轴,也是风电机组的传动轴。用金属板或橡塑板制作叶片,将叶片在球形钢结构骨架上成45度角顺时针方向重叠镶接,形成球形叶轮。当任何方向的微风、小风、中风、大风吹到球形叶轮45度角叶面上时,推动球形叶轮顺时针方向起动,重叠叶片之间形成进风口,任何方向的微风、小风、中风、大风进入进风口后形成涡流,按照涡流递增理论,球形叶轮里的涡流越转越强大,推动球形叶轮的垂直轴转速越转越快;达到在任何方向的微风、小风、中风、大风时都能正常运转的目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不需要强大的电子手段,在任何方向的微风、小风、中风、大风时都能正常顺时针启动,达标运转。制造材料普通,安装时快速方便,使用时安全可靠;不需要经常维护,运营成本不高,也是大功率风电机组的最好装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平面图
图2是图1所示结构中A-A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垂直立轴,2-球形钢结构骨架,3-叶片,4-进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在风电机组的塔架顶上,用异型钢编装成以垂直立轴1为中心的可转动球形钢结构骨架2;球形钢结构骨架2的体积大小根据发电机功率的多少来决定;垂直立轴1是本装置的动力轴,也是风电机组的传动轴。用金属板或橡塑板制作叶片3,叶片的才长度和宽度根据设备用风需要设计;将叶片3的长与立轴1垂直,在球形钢结构骨架2表面切线上成45度角重叠式侧面镶接,形成球形叶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龙清,未经杨龙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167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