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油的精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15310.9 | 申请日: | 201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53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谢亮亮;唐博合金;杨志宁;徐菁利;徐福书;唐敖民;赵家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欣年石化助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57/00 | 分类号: | C10G57/00;C10G5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林君如 |
地址: | 201508***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油 精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油精制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汽油的精制方法。
背景技术
裂解汽油是乙烯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C5~220℃馏分的总称,其组成相当复杂,包括烷烃、环烷烃、双烯烃、烯烃、环烯烃、炔烃、芳烃等,其中芳烃含量高达70%以上,采用加氢处理法,脱除其中的烯烃和硫、氮、氧等杂物,是芳烃抽提的较好原料。当前,工业上加工裂解汽油普遍采用两段加氢法。一段加氢反应较为缓和,主要为了除去原料中的双烯烃。二段加氢反应条件较为激烈,是为了除去单烯烃及含硫、氮和氧的化合物。
裂解汽油加氢精制过程中,催化剂起关键性的作用。随着裂解汽油产量日益增加,国外对于适用于裂解汽油加氢的催化剂的研究也很重视。鉴于二段加氢进料中的双烯烃含量较低,因此加氢条件和一般炼油工业加氢处理条件相似,可以用炼油工业上普遍使用的Co-Mo/Al2O3催化剂,所以裂解汽油加氢催化剂研究的重点是放在一段加氢上。
CN1071443A,CN1266085A及日本特许(公开)81-88-493、80-23-165采用Pd-Cr/Al2O3为裂解汽油一段加氢催化剂,在添加Cr或Cu后,活性及选择性均有明显改进。
CN1071443A、CN1056068A、CN1071443A、CN02111016.6、CN200810102240.7及日本特许昭47-35670也都介绍了用于裂解汽油一段选择性加氢催化剂。它们都是由不同晶相的氧化铝担载钯金属构成,双烯加氢活性有所改善,但选择性提高不明显。
美国Phillips石油公司专利[U.S.5475173,U.S.5489565]描述了负载Pd催化剂在Ag助催化作用下进行选择性加氢,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再生性能。
裂解汽油中的双烯烃易在高温下聚合或脱氢缩合,因此一段加氢催化剂加氢活性不宜过高,并具有较高的双烯加氢选择性,以减少由于单烯烃加氢引起反应温升过大,进而加速碳质及焦质在催化剂上的沉积,同时催化剂应具有较大的容胶能力,以延长催化剂的再生周期。上述条件正是现有催化剂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成本较低、方法简单、适用范围广的汽油的精制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汽油的精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精制方法分为两段,第一段使用三氟化硼或三氯化铝酸性离子液体用于脱除汽油中部分不饱和烃;第二段使用三氯化铁盐酸型离子液体用于脱除硫、氮和氧的化合物,即得到精制好的汽油。
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按比例在汽油中加入酸性离子液体,控制反应温度为50~80℃搅拌反应30~120min;
(2)将步骤(1)得到的溶液静止分离,取上层液,向其中加入功能化FeClx盐酸型离子液体,控制反应温度为25~50℃搅拌反应10~60min,静止分层后取上层液,即为精制好的汽油。
所述步骤(1)中的酸性离子液体与汽油的重量比为1∶5~1∶50。
所述步骤(1)中的酸性离子液体由卤代胺类一级离子溶液与酸性物质按摩尔比1∶1~1∶6混合得到。
所述的卤代胺类一级离子溶液与酸性物质的摩尔比优选1∶2~1∶4。
所述的酸性物质包括Lewis酸、酸以及它们的混合酸。其中Lewis酸主要包括三氟化硼、三氯化铝、氯化锌等,其中最好为三氟化硼或三氯化铝;酸包括常用的无机酸、有机酸、杂(同)多酸以及相应的酸式盐等,其中最好为硫酸及磷酸的酸式盐。
选自三氟化硼、三氯化铝或氯化锌,优选三氟化硼或三氯化铝。
所述步骤(2)中功能化FeClx盐酸型离子液体与上层液的重量比为1∶2~1∶10。
所述步骤(2)中功能化FeClx盐酸型离子液体是将氯化亚铁或氯化铁与浓盐酸按摩尔比为1∶1混合,得到FeClx盐酸溶液,然后再将卤代胺类一级离子溶液与FeClx盐酸溶液按摩尔比1∶1~1∶6混合得到。
所述的卤代胺类一级离子溶液与FeClx盐酸溶液的摩尔比优选1∶2~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欣年石化助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欣年石化助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153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