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14917.5 | 申请日: | 2010-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46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于军胜;崔立强;胡玉才;蒋亚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L33/58 | 分类号: | H01L33/58;C09J167/06;C09J163/10;C09J175/14;C09J171/00;C09J163/00;C09J163/02;H01L33/00;H01L33/4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光二极管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发光二极管,包括底座、置于底座上的发光二极管芯片和反光杯、置于发光二极管芯片上的聚焦透镜和置于反光杯上的含荧光粉的透明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焦透镜材料为需要紫外光固化的胶粘剂,所述胶粘剂为自由基型紫外光固化胶粘剂和阳离子型紫外光固化胶粘剂的混合体系,所述胶粘剂的混合体系中自由基型紫外光固化胶粘剂和阳离子型紫外光固化胶粘剂的质量比为10∶1~1∶10,其中:
所述自由基型紫外光固化胶粘剂原料为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份:
基础树脂 90~99.5%
单体 0.2~3%
光引发剂 0.1~3%
光敏剂和助剂 0.2~6%
所述阳离子型紫外光固化胶粘剂原料为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份:
阳离子单体 90~99.5%
稀释剂 0.4~8%
阳离子光引发剂 0.1~3%
所述光引发剂包括安息香及其衍生物安息香甲醚、安息香乙醚、安息香异丙醚或乙酰苯衍生物;光敏剂包括二苯甲酮、硫杂蒽醌或米蚩酮,助剂包括增塑剂、触变剂、填充剂、防静电剂、阻燃剂或偶联剂,所述稀释剂包括各种活性环氧树脂稀释剂或各种环醚、环内酯、乙烯基醚单体作为光固化树脂的稀释剂;所述阳离子光引发剂包括二芳基碘鎓盐、三芳基碘鎓盐、三芳基硫鎓盐或三芳基硒鎓盐;所述基础树脂包括不饱和聚酯树脂、丙烯酸系树脂或多硫醇-多烯体系;所述单体包括苯乙烯及其衍生物、单官能团或多官能团丙烯酸酯;所述阳离子单体包括各种环氧树脂或改性环氧树脂或含氟以及不含氟的混合树脂或者脂肪族和双酚D-型混合环氧树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系树脂包括聚酯-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和聚醚-丙烯酸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硫醇-多烯体系包括以下结构式的物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体系原料包括双酚A环氧树脂,硫鎓离子六氟磷酸盐和硫鎓离子六氟锑酸盐,丁基缩水甘油醚,长碳链缩水甘油醚,羟基单体,二官能和三官能的聚己内酯多元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体系原料为三缩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3,4-环氧环己基甲基-3′,4′-环氧环己烷羧酸酯,α-羟基环己基苯酮,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安息香二甲醚,六氟磷酸二苯基碘鎓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体系原料为2-乙二醇烯丙基醚,环氧丙烯酸树脂,二甲苯基碘鎓盐,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2-羟基-2-甲基苯丙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为发蓝光或紫外光的芯片;所述荧光粉是一种借助蓝光或紫外光激发而发光的荧光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含荧光粉的透明玻璃是将荧光粉内掺或外涂于玻璃表面。
9.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选择与荧光粉匹配的发光二极管芯片,使发光二极管芯片发出的光能有效激发荧光粉;
②选择合适的固晶胶把发光二极管芯片粘合在底座上;
③在发光二极管芯片上引出电极;
④将反光杯安置在底座上;
⑤在发光二极管芯片上点涂需要紫外光固化的阳离子型紫外光固化胶粘剂,所述胶粘剂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形成凸形的形状,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快速固化形成聚焦透镜,所述胶粘剂为自由基型紫外光固化胶粘剂和阳离子型紫外光固化胶粘剂的混合体系,所述混合体系中自由基型紫外光固化胶粘剂和阳离子型紫外光固化胶粘剂的质量比为10∶1~1∶10,所述自由基型紫外光固化胶粘剂原料为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份:
基础树脂 90~99.5%
单体 0.2~3%
光引发剂 0.1~3%
光敏剂和助剂 0.2~6%
所述阳离子型紫外光固化胶粘剂原料为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份:
阳离子单体 90~99.5%
稀释剂 0.4~8%
阳离子光引发剂 0.1~3%
所述光引发剂包括安息香及其衍生物安息香甲醚、安息香乙醚、安息香异丙醚和乙酰苯衍生物;光敏剂包括二苯甲酮、硫杂蒽醌和米蚩酮,助剂包括增塑剂、触变剂、填充剂、防静电剂、阻燃剂和偶联剂,所述稀释剂包括各种活性环氧树脂稀释剂以及各种环醚、环内酯、乙烯基醚单体作为光固化树脂的稀释剂;所述阳离子光引发剂有二芳基碘鎓盐、三芳基碘鎓盐、三芳基硫鎓盐、三芳基硒鎓盐;
⑥采用含荧光粉的透明玻璃将上述制备好的发光二极管进行封装,所述荧光粉内掺或外涂于玻璃表面;
⑦测试器件的各项光电性能和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1491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