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承缓释润滑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13511.5 | 申请日: | 201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54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梁海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鑫通阀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51/00 | 分类号: | F16K51/00;F16K27/00;F16N1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陈忠辉 |
地址: | 21562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润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润滑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轴承缓释润滑装置。
背景技术
就现有技术而言,高温尘气阀往往用于钢铁、冶金、焦化等行业的煤气、空气的输送、截断。
但是,现在高温尘气阀主要是采用单一轴套支撑阀轴的旋转,易发生抱轴现象发生,影响阀门的正常启闭。并且,在高温时轴套受介质高温的热传导产生线膨胀,影响轴与轴套的转动间隙的变化。由此,容易发生干摩擦,增大阀门启闭的扭矩,严重时会发生不能启闭现象的情况发生,缩短阀门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轴承缓释润滑装置。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一种轴承缓释润滑装置,包括有装置本体,其中:所述的装置本体内设置有阀体,所述的阀体内套设有阀轴,所述阀轴的工作端设置有油腔体,所述油腔体的工作端头上安装有油腔压盖;所述的阀体、阀轴与油腔体及油腔压盖之间构成储油腔。
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轴承缓释润滑装置,其中,所述的阀轴与阀体之间分布有轴套,阀轴与轴套组成轴承结构。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轴承缓释润滑装置,其中,所述的阀轴与油腔体之间设置有油腔压力盖,所述的油腔压力盖上设有弹性部件。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轴承缓释润滑装置,其中,所述的弹性部件为弹簧。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轴承缓释润滑装置,其中,所述的储油腔相互贯通。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轴承缓释润滑装置,其中,所述的阀轴上设有油孔。
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可利用储油腔的缓释机构,对轴套进行缓释润滑油的补充,从而解决在高温状态下容易发生的阀轴与轴套的抱死现象。同时,可利用润滑油对阀轴传导过来的高温进行部分散热,延长阀门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先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轴承缓释润滑装置的构造示意图;
图2是油孔的分布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1油腔压盖 2弹簧
3油腔体 4油腔压力盖
5储油腔 6阀轴
7轴套 8阀体
9油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轴承缓释润滑装置,包括有装置本体,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在装置本体内设置有阀体8,且在阀体8内套设有阀轴6。同时,在阀轴6的工作端设置有油腔体3,该油腔体3的工作端头上安装有油腔压盖1。并且,阀体8、阀轴6与油腔体3及油腔压盖1之间构成储油腔5。
结合本发明一较佳的实施方式来看,本发明采用的阀轴6与阀体8之间分布有轴套7,阀轴6与轴套7组成轴承结构。进一步来看,为了更好的实现润滑效果,在阀轴6与油腔体3之间设置有油腔压力盖4,且在油腔压力盖4上设有弹性部件。这样,有利于润滑油膜的稳定成形。并且,考虑到弹性部件对油腔压力盖4的有效弹性限位,本发明采用的弹性部件为弹簧2。
再进一步来看,为了更好的实现润滑油膜的分布,进行最大的缓释润滑,采用的储油腔5相互贯通且在阀轴6上设有油孔9。
结合本发明的实际使用情况来看,通过油腔压力盖4通过阀轴6上油孔9,对轴套7与阀轴6组成的轴承间隙间形成一层油膜进行润滑。当阀轴6与轴套7之间形成的油膜消耗时,由储油腔5内弹簧2的弹簧2力缓缓推动油腔压盖1,令油腔压盖1推动储油腔5的润滑油。接着,通过阀轴6上的油孔9进行的补充,在储油腔5内的弹簧2、油腔压力盖4对润滑油形成的压力不足时,可以旋转油腔压盖1进行压力的调整。
并且,由于储油腔5与轴承结构相互配合,构成缓释润滑结构。这样,能够对高温尘气阀的阀轴6与轴套7所形成的轴承副进行润滑,在阀轴6与轴套7之间形成润滑油膜。由此,可减少高温下轴套7由于线膨胀引起的转动间隙的变化对阀轴6启闭的影响。
通过上述的文字表述并结合附图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后,可利用储油腔的缓释机构,对轴套进行缓释润滑油的补充,解决在高温状态下容易发生的阀轴与轴套的抱死现象。同时,可利用润滑油对阀轴传导过来的高温进行部分散热,延长阀门的使用寿命。
当然,以上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鑫通阀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鑫通阀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135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