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垃圾的生态堆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13339.3 | 申请日: | 201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793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兵;董志颖;王英;陈宇辉;蔡兆琪;朱建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C05F17/02 | 分类号: | C05F17/02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程晓明;蔡菡华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垃圾 生态 堆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垃圾的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有机垃圾的生态堆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卫生要求也大幅度提升。目前可降解有机生活垃圾经堆肥化处理后用作肥料是国内垃圾处理的主要手段,堆肥化处理的形式主要有开放式和密封式两种:开放式堆肥工艺比较简单,但是由于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臭气、粉尘等二次污染,严重影响周围环境;而为了防止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堆肥化处理趋向于采用密封式。
密封式发酵仓是目前常用的堆肥装置之一,它一般由仓壁、仓底和盖体组成,仓壁一侧设装载机进出的密闭门,仓底设集水管道收集渗滤液,顶部设抽风管道收集臭气再处理,但是无论是密封式发酵仓还是开放式堆肥一般都存在臭气、渗滤液的处理问题,以及堆温不高的问题,尤其是在冬季时,外界气温较低,肥堆散热快,堆温较低,导致堆肥微生物的活性降低、垃圾发酵速度慢、堆肥周期长,也导致发酵仓的利用率下降,而且堆肥产物中含有分解不充分的物质,影响堆肥产物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酵速度快、无二次污染且耗能小的有机垃圾的生态堆肥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有机垃圾的生态堆肥装置,包括渗滤液收集槽和至少一个堆肥仓,每个所述的堆肥仓上分别密封设置有进料门和出料门,所述的堆肥仓的仓顶设置有太阳能热水器,每个所述的堆肥仓的仓内设置有暖气片,所述的太阳能热水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的暖气片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的暖气片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的太阳能热水器的进水口连通,每个所述的堆肥仓设置有斜坡状的仓底,每个所述的堆肥仓的仓底的最低端与所述的渗滤液收集槽连通,所述的渗滤液收集槽的槽底为斜坡状,所述的渗滤液收集槽的最低端连接有发酵池。
每个所述的堆肥仓上设置有渗滤液回喷机构,所述的渗滤液回喷机构包括水泵和渗滤液喷洒器,所述的水泵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的发酵池和所述的渗滤液喷洒器连接,所述的渗滤液喷洒器设置在所述的堆肥仓内,所述的管道上设置有阀门。
每个所述的堆肥仓上设置有除臭机构,所述的除臭机构包括水泵、设置在所述的堆肥仓仓顶的用于填装除臭吸附剂的除臭室和设置在所述的堆肥仓仓内的除臭剂喷洒器,所述的堆肥仓的仓外设置有用于盛放化学除臭剂的除臭池,所述的水泵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的除臭池和所述的除臭剂喷洒器连接,所述的管道上设置有阀门。
所述的除臭机构中的水泵、除臭剂喷洒器可与所述的渗滤液回喷机构中的水泵、渗滤液喷洒器共用。
所述的堆肥仓的仓顶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与所述的水泵连接。
所述的发酵池上设置有伸出池外的排液管,所述的排液管上设置有排液阀,可将发酵池内的一部分渗滤液排出,用作液体肥料。
所述的进料门设置在所述的堆肥仓的仓顶,所述的出料门设置在所述的堆肥仓的侧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由于堆肥仓的仓内设置有暖气片,通过暖气片给堆肥仓内的垃圾发酵提供热量,提高了堆肥的堆温,使堆肥的堆温始终保持在40~50℃,营造出了有利于微生物活动的微环境,加快了有机垃圾的发酵降解速度,且通过太阳能热水器给暖气片提供热水,水被循环利用,大大降低了能耗,有利于环保;而堆肥仓的仓底以及渗滤液收集槽的槽底均为斜坡状,有利于渗滤液的顺利排出和收集,又由于堆肥仓上设置有渗滤液回喷机构,将发酵池内发酵后的渗滤液抽取回喷堆肥仓内的垃圾,以改善垃圾的含水率,为微生物的正常活动提供保证;且堆肥仓上设置有除臭机构,在除臭室内填装腐熟的堆肥、活性炭、竹炭等除臭吸附剂可将堆肥仓内的臭气吸附,同时通过除臭剂喷洒器向堆肥仓内的垃圾喷洒化学除臭剂可将臭气分子有效氧化除臭,通过这种物理法和化学法的联合作用,除臭效果好,且堆肥仓上密封设置有进料门和出料门,有效防止臭味逸出,避免了二次污染影响周围环境;此外,同时设置多个堆肥仓,每个堆肥仓相互独立,可独立循环使用每个堆肥仓,以提高该堆肥装置的使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去掉仓顶后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133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