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三工步三工位制作血袋、输液袋的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13305.4 | 申请日: | 201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521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梁永棋;唐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永棋 |
主分类号: | B31B19/00 | 分类号: | B31B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平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三工步三工位 制作 输液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胶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采用三工步三工位制作血袋、输液袋的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血袋(PVC输液袋)大都采用PVC材料,经高周波设备及模具使制袋的配件管与膜片分别按照:管与膜片、头部膜片、余部膜片顺序,分三工步在二个工位上依次熔接成血袋(PVC输液袋)。
在第一工位上熔接时,需熔接两次:先上下模具连接高频,接嘴中心定位元件接地构成管与膜片进行熔接。这一步熔接后再转换成上模连接高频,下模接地的熔接回路对头部上下两膜片进行熔接。第一工位的二工步熔接完成后,再转入第二工位焊接两膜片余部膜片进行熔接,这就是目前的三步二工位熔接成血袋(PVC输液袋)生产方式。
如此一来,在第一熔接工位中需要两种熔接回路互相转换,加上二个熔接工步在一个工位进行,那么第一个工位上所占用的时间是两工步时间之和:t1=ta+tb+t辅助.使得其他工位待机时间延长,工步工序时间增加,导致作业效率降低。成为制约自动化生产血袋(PVC输液袋)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术瓶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三工步三工位制作血袋、输液袋的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采用三工步三工位制作血袋、输液袋的工艺,所述的制袋的工艺包括以下工步:
第一工步:将制袋所需要的上、下两膜片及制袋配件通过生产线上的输送装置自动输送并定位在上、下连接有高频,且中间定位元件接地的第一台高周波机具上进行配件与上、下两膜片的熔接;
第二工步:完成第一工步后的膜片与配件被自动输送并定位到上模具接高频、下模具接地的第二台高周波机具上进行两膜片的头部熔接;
第三工步:完成第二工步后的膜片连同熔接在一起的配件自动输送并定位在上模具接高频、下模具接地的第三台高周波机具上进行两膜片其余部分的熔接。
所述的熔接是通过三个工位模具熔接。
本发明在采用了上述方案后,避免了焊接模式的转换,简化了结构,使熔接性能更稳定,减少了辅助时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为:本实施例所述的三工步三工位制作血袋、输液袋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袋的工艺包括以下工步:
第一工步:将制袋所需要的上、下两膜片及的制袋配件通过生产线上的输送装置自动输送并定位在上、下连接有高频,且中间定位元件接地的第一台高周波机具上的三工位模具内进行配件与上、下两膜片的熔接;
第二工步:完成第一工步后的膜片与配件被自动输送并定位到上模具接高频、下模具接地的第二台高周波机具上的三工位模具内进行两膜片的头部熔接;
第三工步:完成第二工步后的膜片连同熔接在一起的配件自动输送并定位在上模具接高频、下模具接地的第三台高周波机具上的三工位模具内进行两膜片其余部分的熔接。
通过不同的三个工位的三次熔接形成了相互连在一起的袋形,并通过后序的剪切工序得到成品,采取一工步一个工位后,工位工作时间由六秒降为三秒,效率提高50%,自动化生产血袋(PVC输液袋)联动线产能翻一番。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发明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永棋,未经梁永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133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